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朝向和封闭性的选择性注意--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要求被试选择性地注意一侧视野,并对该侧包含指定属性(朝向或者封闭性)值的目标作反应,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s)。空间位置的注意引起后部对侧电及P1和N1波幅的增大,朝向和封闭性的选择引起选择负波(SN)和晚期负成分(LNC)。空间位置的选择优先于朝向或封闭性的选择,只有注意侧刺激才能诱发出SN,提示朝向和封闭性的选择均隶属于先前的空间选择。而且,与朝向选择相比,封闭性选择时SN的起始潜伏  相似文献   
2.
研究透气性沿径向上分布的目的,在于寻求控制炉料和煤气沿径向上合理分布的可测参数,使高炉内能量充分利用。本文在模拟高炉送风和下料的双种条件下,对影响径向上透气性分布的 O/C 比和含粉率的分布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气流速度对炉内炉料堆角变化的影响,是造成径向上 O/C 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流速相同时,正分装和倒分装造成的堆角变化规律相反。炉料中粉末含量的变化,不仅增加了料柱的气流阻损,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正常布料的规律,降低了高炉内能量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出PW炉顶布料料面数模及其应用范围。与湘钢2#高炉实测料面值比较,用本数模计算出的料面边缘角和中心角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袁杰  傅世敏 《科学通报》2012,(35):3336-3345
关于人类意识(尤其视觉意识)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各种实验范式(如掩蔽、双眼竞争、注意瞬脱、变化视盲等)与研究方法(如行为实验、ERP以及fMRI).本文主要对使用ERP(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视觉意识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视觉意识相关的ERP成分进行简要介绍.众多研究发现,主要有3个ERP成分与视觉意识相关,即P1,"视觉意识负波"(VAN,刺激呈现大约200ms之后出现的一个负波)和晚期正成分(LP)或者P3(刺激呈现大约300ms之后出现的正成分).在这3个成分上,意识到的刺激都比未意识到的刺激所诱发波形的波幅更大.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相关研究,并从不同注意成分与意识的关系、C1成分与意识、高层次意识的ERP研究、影响视觉意识时间进程的因素等角度,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的钢铁生产状况,分析了当前俄罗斯钢铁生产原料准备、设备使用和技术发展水平、生产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高炉喷煤现状及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内外高炉喷煤技术及其进展现状。实验证明,为经济有效地喷煤量,主要采用了精料、高风温、富氧和均匀喷吹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高炉流场模拟模型。该模型采用厄冈方程描述炉内的二维气体流动,考虑了风口回旋区、死焦堆、软熔带、炉顶料面及炉料颗粒分布、中心焦柱、滴下带液流分布等因素对气流阻力的影响,并应用有限单元法求解,因此具有模拟复杂高炉操作条件下气流分布规律的功能。应用该模型研究了鼓风参数、装料条件等对气流分布的影响,从理论上解释了炉墙结厚所导致的高炉“上热下凉”现象,预测了超大量喷煤下气流分布的变化趋势,为生产操作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对并、串罐无钟炉顶模型所作的布料试验及料面形状的测定,着重研究了在相同布料的条件下,并、串罐无钟炉顶结构在炉喉圆周均匀分布和料面形状对称性分布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串罐结构,不仅投资省,且布料性能好,对改进高炉操作和炉顶构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Rist操作线图和炉腹煤气量的计算结果,分析了相同冶炼条件下不同喷煤量对炉身效率、热能利用和料柱透气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确定合适喷煤量的几点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