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1.
革命历史短篇小说《百合花》是建国后十七年间由国内组织英译的众多文学作品之一。在主流评价的影响下,该作品的英译文本出现了大量的删改内容,遮蔽了原作中女性个体"我"对战争和革命英雄的充满人性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归化于当时主流革命叙事的既定模式。对《百合花》英译文本的分析,可以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外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教育部设置本科翻译专业学位点以来,翻译专业教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对于广州大学这一类未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翻译专业的院校,相关的翻译教学研究相对薄弱,其中有关翻译理论课程设置的研究尤为少见.以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方向本科生开设的《翻译研究导论》课程为例,结合期末考查和期末问卷调查情况,阐述本科翻译专业(方向)教学中设置翻译理论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牛虻》中译本中人物形象的删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尼契的处女作《牛虻》的主人公牛虻为影响中国近三代人的英雄人物,对二十世纪50年代初我国出版的《牛虻》译本中人物形象作一历史研究,探讨《牛虻》译本中有关人物的删节与当时受政治意识形态制约的诗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对建国时期文学翻译中的人物存在的种种偏离现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