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制的光偶测试元件对宽筛分粒子流化床中三种不同管径的水平埋管进行了实验研究,定性分析了气泡附壁时间分率、乳化团贴壁时间等运动参数沿管周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埋管与流化床之间的传热机制。  相似文献   
2.
粒状物料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粒状物料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了处理,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干燥过程中物料的含湿量及温度等的变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高炉过程的多目标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炼铁优化模型以高炉炼铁的产量、成本、焦化三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作为三个目标函数, 用56个约束条件描述了高炉炼铁过程的行为特征, 用优化变量与状态变量相结合的方法将非线性关系线性化, 并用循回协调的算法进行寻优求解。同时建立了高炉炼铁优化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多目标处理采用线性加杜法。实际运行表明模型可以单目标运行, 也可以全面综合为多目标运行, 这样可灵活地适应高炉生产的不同时期的要求。优化结果对高炉操作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自由流股的研究各国的学者都已作了不少工作,自由流股中心轴(轴心)上速度的变化已有(西尔金)和(梁禾夫斯基)的曲线表示,各截面上动量不变的规律以及各横截面上流量和能量的变化已有(阿布拉莫维其),(依凡佐夫)等整理出来了一定的资料(阿布拉莫维其)(谢米金)对自由流股内速度的分布,自由流股的张角等都进行了研究。但对自由流股的研究仍不完整,有些现像还不能解释,在平均速度的求法上仍有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5.
倪学梓 《科学通报》1965,10(4):374-374
中国金属学会于1964年11月11—18日在沈阳召开了全国冶金炉热工学术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生产企业、设计院、研究院和高等院校60个单位的代表75人。会议共收到论文79篇。在全体会议上宣读了综合性的论文4篇,分组会上宣读了专题论文30余篇,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炼钢热工方面,对平炉强化冶炼、缩短冶炼时间、利用多种能源、降低燃料消耗和进一步提高炉体寿命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同时对氧气顶吹转炉的热工问题也展开了讨论。小组着重讨论了平炉如何降低燃料消耗。各厂分别介绍了平炉如何降低平炉燃料消耗的经验,说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利用特制的光偶探头测得流化床内浸入水平骨束之管间距和管径的变化对气泡特性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粒子为空心刚玉球(Al_2O_3)。管束采用叉排的方式,间距分别为40,64,80,120(mm);管径分别为32,51,60(mm)。利用本实验回归出的粒子贴壁时间和气泡贴壁时间分率的经验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出,该经验关联式较准确地描述了气泡的分布特性,用之解释了流化床内水平埋管管束换热糸数随间距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在三区流化床粉煤气化的基础上,对双区流化床粉煤气化区间气、固掺混进行了冷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区流化床改为双区方案是可行的,在原三区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流化指数可满足燃烧区和气化区热交换的要求,且能减少煤气和烟气的掺混;分区流化床粉煤气化以薄料层操作,有助于提高煤气的发热值;此外,还考察了床内纵向构件和固体粒度分布对区间气体掺混的影响,床内纵向构件可减少两区的气体掺混,进一步提高煤气的发热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流化床中固体粒子的几何参数及粒子材料的热物性──导热系数KP、比热CP、密度ρp等对流化床与埋入表面间传热的影响。实验设备为0.3m×0.3m的矩形截面流化床,床高0.8m,采用空心刚玉球、刚玉砂、镁砂和碳化硅等4类11种粒子,埋入表面为直径20mm的银球及直径为6、10、15、25、30、40、50mm的碳钢棒。根据作者提出的流化床与埋入表面间传热的表面一颗粒─乳化国传热模型,对以上实验工况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9.
10.
流动粒子炉用于焙炖和加热钢丝是一项发展很快的先进技术。这种方法得到的成品质量与鉛浴相当,但无污染毒害,无鉛耗,无氧化铁皮或只有輕微氧化,优点很多。本文讨论了在试验室试验条件下,用流动粒子炉代替鉛浴作等温淬火,选定沸腾粒子,确定工艺参数。通过选用不同化学成分的粒子、粒度、重度、粒子炉温度等温时间、风量等参数处理试样,试样的拉伸强度以达到鉛淬火标准为合适,得出各种工艺条件的定量关系,为在现厂生产实验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