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践证明,现行的中小学课程是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的.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这种不适应造成的矛盾:1、课程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2、内容陈旧.3、结构不合理,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4、课程繁杂,内容肿胀,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5、德育危机突出.  相似文献   
2.
造成高师师范性不强,师范生师范素质不高等弊端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类课程自身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本就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立体化结构模式,动态、开放、有机的课程运行机制等,分析了高师教育类课程新体系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住,关乎到课程目标的实施及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建立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