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鲤和鲫银染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3.
PCR扩增黄鳝和刺鳅SRY盒基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性别是从酵母到人类几乎所有真核生物所共有的性状,性别决定机制的探索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工作涉及遗传、发育和进化等领域,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对认识人类性分化异常等多种与性别有关的疾病,准确地进行产前性别诊断和预防性连锁疾病等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性别这一在进化上保守性状进行深入研究,将会为生物的进化分析提供新的线索。近年来,在人和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位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被认为是性别决定的关键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它决定着睾丸的形成,由此决定着个体向男(雄)性方向发育。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其他染色体上以及在进化程度明显不同的物种中,也广泛存在SRY的同源基因。这些拟SRY基因现已被命名为SRY盒(SRY-box)或者SOX基因。鱼类约占脊椎动物种数的一半,作为较低等的脊椎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进化上的一个重要环  相似文献   
4.
引种长江水系的野生白(鱼央)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自主设计制作的"双控循环养殖系统"进行驯养.白缘(鱼央)的奇特之处,主要表现在对称性、透明性、特大的卵、XY性染色体、温度适应能力、耐低氧能力、红细胞核异常活跃以及退化与适应能力等.在白缘(鱼央)的性别分化方面,雌鱼(XX型)的染色体组成为20m 2sm 2st;雄鱼(XY型)的染色体组成为19m 2sm 2st 1t,有一条独一无二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即Y染色体);而且染色体数目少(2n=24).白(鱼央)在已被采用的模式鱼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6.
黄鳝二价体的一种“类刷形染色体”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部分粗线期分裂相中发现一种未曾见报道的二价染色体结构特征——“类刷形染色体”现象.具此特征的二价体上,可观察到一条沿纵向长轴分布的核状结构和许多在两侧分布的环状结构.本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显微分离黄鳝单条染色体用于基因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戢福云  余其兴  刘江东 《科学通报》2001,46(22):1894-1898
在倒置显微镜下显微分离了黄鳝56条单染色体,以兼并寡核苷酸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其DOP-PCR产物作为探针进行染色体反向描绘,描绘结果表明,已对黄鳝1,3,5,6,7,10和12号染色体获得了成功的分离。随后,把这些染色体DNA的DOP-PCR产物列阵点于尼龙膜上,作为“特定染色体DNA池”(specifical chromosomal DNA pool0用于黄鳝基因定位,定位结果显示:Zfα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rDNA基因位于3号和7号染色体,GH和PDEGγ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HSL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并在1,3,6和10号染色体上同时检测到Hox基因杂交信号,据此还初步推测了部分保守同线群,为鱼类基因定位和杂色体进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也为鱼类核型研究中以分子标记确认每条染色体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11种鲇形目鱼的血液检测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大口鲇、鲇、杂交鲇、革胡子鲇、黄颡鱼、长吻鱼危、条纹拟鱼尝、青石爬鱼兆、斑点叉尾鱼回、白缘鱼央、黑尾鱼央、拟缘鱼央等11种鲇形目鱼12个样品的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清铁浓度,比较了它们的血清转铁蛋白分区和带谱以及红细胞形态差异,初步确定了鱼类的血液可作为渔业生产上鱼类疾病或生产性状的检测指标,并对鲇形目鱼类耐低氧和底栖的生活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精子介导的报道基因在转基因泥鳅胚胎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含lacZ基因的质粒pCH110为外源DNA,采用外源DNA和精子在保存液里混合保温处理,再进行精,卵的体外受精的方法,观测了精子介导的报道基因在转基因泥鳅胚胎中的表达,4次重复实验均获得了较稳定的实验结果。有9.6%的个体呈现了。lacZ基因表达的阳性,对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泥鳅的Ag-NORs带和C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泥鳅的染色体组型为2n=50=8m+6sm+36t;具有2对Ag-NORs分别位于sm3和t3两对染色体的长臂端部;其深染C带区可以丰丝粒C带和臂端C带两类;前位于部分染色体的着丝部位,后与Ag-NORs相对应。没有发现与性别相关联的带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