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得到基于相位检测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的高检测精度,建立了这种传感器的5层膜结构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系统地进行了耦联层、传感层等对所检测相位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确定了一组优化参数。模拟结果表明,相位检测对传感层的折射率具有选择性。获得较高的分辨率的条件是:耦联层厚度应小于150nm,优选值是50nm;不生成传感亚层时,传感基层的厚度应控制在200nm左右;当生成传感亚层时,传感层(包括基层和亚层)的总体厚度须根据反应物分子的特异性系统考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目前流行微处理器仿真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面向对象语言(java)实现ARM处理器的仿真的设计思路。把软件仿真处理器划分为5个部分:指令集仿真,MMU仿真,CACHE仿真,流水线仿真,处理器内部寄存器仿真。重点介绍了指令集,MMU和流水线仿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单分散性载药缓释微球作为新型药物释放系统已成为缓释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传统制备方法获得的载药微球大多存在大小不均一、粒径分布宽、载药量低、缓释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微流控液滴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可以控制液滴形成的过程,成为近年发展起来的制备单分散性载药微球的新方法,在制备粒径均匀、具有特殊性能等载药微球方面有极大的优势。本文从传统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存在问题入手,简述微流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液滴微流控制备载药微球的基本方法与类型,体现微流控技术相比传统制备技术的优势,即可以制备得到粒径均一、大小组分可控且呈单分散性的药物可控释放微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第三磨牙牙冠与牙根的形态特征,为第三磨牙的拔除与保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曲面断层片对第三磨牙的牙冠宽度、牙冠高度、牙根长度、牙颈宽度、牙根尖宽度5个指标进行测量,并对男女不同性别第三磨牙形态大小进行t检验,比较磨牙形态差异.结果 在5个测量指标中,男性测量值均大于女性,经统计分析男女下颌第三磨牙形态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三磨牙的牙根长度与牙根尖宽度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性第三磨牙较女性粗大;男女下颌第三磨牙形态大小差异较上颌第三磨牙小.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研究和药物开发迫切需要高通量、高精度、无标记且实时检测技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成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在入射光的p和s偏振分量之间分别附加90°和-90°位相差,采集对应的干涉图像,并利用所采集的2帧图像,计算出反映传感面折射率分布的信号。循环采集能够实时获得生物反应进行时...  相似文献   
7.
Fe3Al基合金耐氯离子介质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模拟贫燃机车尾气条件下,比较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Pt-γ-Al2O3-CeO2纳米催化剂对NO的催化还原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所得的样品催化活性最高,使NO的转化率达83%;而共沉淀法所得的样品抗烧结性能好,活性温度范围宽.利用XRD,BET,TEM等手段对活性好的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利用层状云播云线源输送扩散三维时变烟发迹模式,通过对陕西关中飞机增雨作业实例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播云线源输送扩散特征与输送扩散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相吻合,并且再现了非垂直(与风向)多条播云线源非均匀非定常的输送扩散特点;浓度等值线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不规则,比均匀定带点源更为复杂,整体不满足高斯浓度分布,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均匀定常模式已不适用。另外,模式能够精确地模拟出播云线间的精细结构。播云线源水平输送距离1h平均为65km,扩散速率1h平均为0.82m/s。  相似文献   
10.
引入了模糊集的概念,对Munsell系统进行拟合处理,将复杂的色度分布函数简化为二次多项式运算,并取得较理想的拟合效果。此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中医舌诊自动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