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吉林省近50年粮食产量及作物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吉林省近50年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吉林省近50年来粮食总产量呈"波动式"迅速增加;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大豆、玉米、谷子和高粱四大作物"四足鼎立"的结构模式演变为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的"玉米型"经济。分析了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粮食作物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指出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图3,参1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区域内城市间的竞争程度及变化情况。方法运用生态学中生态位及生态位重叠模型计算城市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结果以关中地区为研究范围,根据2004年39个工业行业产值数据,计算出关中地区4城市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结论 (1)关中地区4个城市生态位宽度形成3个类别,分别为西安、宝鸡、咸阳、铜川,其中,西安市生态位宽度最大,所占据的资源空间最多,其余两种类型生态位宽度逐渐减小,所占据的资源空间逐渐减少;(2)关中地区4个城市生态竞争缓和,竞争中形成西安市处于优势地位,宝鸡、咸阳次之,铜川位居最后;(3)西安和咸阳、西安和宝鸡、咸阳和铜川城市生态位重叠值较高,互为可能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德惠市为黑土区代表,研究其农业生态景观格局及其动态,为黑土区农业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上各类斑块的分布特点,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德惠市的农业景观主要以旱地和水田构成,形成以旱地为基质,水田为斑块镶嵌于其上的格局.水田较多沿松花江分布在东北部分,居民地基本上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且平行排列.其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为各类用地向水田转化.结论 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德惠市的农业生态景观格局.德惠市农业属于扩大耕地面积的"外延式"发展,甚至仍然存在开垦林、草地为耕地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惠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在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情况下,提高农村收入,促进黑土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是今后农村生态建设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区域性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全面、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常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方法 基于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特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理论和定性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目前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优点是除可以供给部分城市用水,以减少整个城市的需水量,并减轻整个城市管道供水压力.同时还可以减少用于地下水开发而需要消耗的能源.其不足之处是城市人均所拥有的屋顶面积较少.所收集到的雨水无法满足需求,为了储水所建造的储水装置的容量也难于确定等.结论 "蓄、渗、用、排"的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多目标用水模式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将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扩展到人类行为的环境角度。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是在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水文以及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土地景观作为农业旱灾的孕灾环境和广义承灾体,在旱灾的形成和灾情演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中小尺度上土地景观的空间分异决定旱灾空间分布的差异;其动态变化影响农业旱灾灾情的变化。以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农安县为例,分析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对农业旱灾的影响关系,指出研究区土地景观农业干旱敏感性空间变异很大,以轻度敏感级和中度敏感级土地为主,不敏感级很少;表明整体上对农业干旱的抵御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中度敏感性级别范围内的农田面积增加是导致农安县农业旱灾频繁、旱灾灾情加剧的重要原因。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对农业旱灾影响关系的研究,可为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减轻农业旱灾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图4,表1,参16。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松嫩平原农业干旱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农安县为例,选择了湿润指数、平均风速、土壤质地、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作为松嫩平原农业干旱的敏感性评价因子,结合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农业干旱敏感性分析,旨在分析生态环境对农业干旱的影响,为农业减灾、避灾提供依据。图2,表1,参10。  相似文献   
7.
"数字小流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数字小流域构建的理论、技术背景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小流域构建的总体模式,并从框架结构、基本功能等方面对数字小流域构建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索.根据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从小流域信息化建设出发对数字小流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等进行了设想;指出实现数据共享与综合分析,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平台和决策依据是数字小流域实现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9月30日上午,八辆载有光伏玻璃的货车驶入嘉兴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经检验合格后,千余块玻璃陆续被抬入升降梯,运送至二楼生产线上.这些光伏玻璃正是在十分钟之前,从一条马路之隔的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出.这样的"输送"每周都有.两家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得益于嘉兴秀洲在更高层次上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跨国公司的投资需求与东道国经济、社会以及政策制度等环境相互契合的结果,实际利用FDI和合同FDI的差异反映了二者的契合程度.本文以面板数据为基础,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基本单元,在基于合同FDI和实际利用FDI的时间序列特征差异的基础上,将1985年~2010年我国利用FDI的时间序列划分为1985年~1990年、1991年~1993年、1994年~1999年和2000年~2010年四个阶段,并分析三大区域各阶段实际利用FDI和合同FDI及其实现率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环境改善在空间上的演进特征.本研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外资布局优化,充分发挥外资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