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在1mol·L-1Al(ClO4)3溶液中,用微分极化电阻测量技术和交流阻抗法研究阴离子SH-和SCN-对溴化丁基三甲基 (BTMPB)对铝的缓蚀作用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H-和SCN-能显著提高BTMPB对铝的缓蚀效率,两者和BTMPB对铝的缓蚀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高氯酸铝溶液中BTMPB在铝/溶液界面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物理吸附,但是当在1mol·L-1高氯酸铝溶液中加入1×10-4mol·L-1的SH-或SCN-时,BTMPB在铝/溶液界面上的吸附为化学吸附,且服从修正的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2.
在1mol·L(-1)MgCl2溶液中应用微分极化电阻和微分电容测量技术研究三种季纾煅位衔锒月恋幕菏醋饔眉凹剧l盐分子结构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季纾煅位衔锞哂薪虾玫幕菏醋饔茫闯さ募剧l盐比链短的缓蚀效率高。在25~45℃内,季鏻盐化合物在铝表面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物理吸附。此外,给出了溴化丁基三甲基(BTMPB)在铝表面上可能的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MgCl_2电解液体系中加入20余种添加剂,用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测得对铝合金电极(No.2) 的缓蚀效率和腐蚀电流,筛选出两类缓蚀剂的较佳配方,即无机缓蚀剂的配方:A1.2g/l+B1.2g/l+C1.2g/l;有机缓蚀剂的配方:D1.2g/l+E1.2g/l+F 0.8g/l+G0.4g/l.并对缓蚀剂的缓蚀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熵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在热力学中采用什么方式引入熵,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由于实际过程的复杂性,因此第二定律的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从而熵引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目前见到的熵的几种引入方式作一简要介绍,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比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质子淌度反常现象出发,着重讨论了水溶液中质子淌度的三种机理:经典质子传递机理,质子传递的隧道效应机理,水分子场助再定向——隧道效应机理。通过比较,我们认为第三种机理是目前解释水溶液中质子淌度的较好的一种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30℃至50℃范围内,在1mol·1~(-1)MgCl_2电解液体系中,用微分极化电阻测量技术和微分电容测量技术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碘化铵(DTMAI)添加剂对铝的阳极过程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DTMAI是铝的有效缓蚀剂,缓蚀效率随着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DTMAI吸附在铝表面上,且吸附服从Langmuir等温式。这种吸附的特点是吸附过程的总熵增加,且总熵变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对缓蚀效率的影响是由于熵效应而不是焓效应。因此,DTMAI在铝表面上的这种吸附作用是其具有良好缓蚀作用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铝合金电极(No.2)在MgCl_2电解液体系中恒电位极化曲线和负差效应曲线的测定,研究了电解液浓度、溶液pH以及缓蚀剂对体系阳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电解液浓度、pH调节在2—3之间、缓蚀剂使用(NH_4)_2CrO_4时,铝合金电极(No.2)在MgCl_2电解液体系中,负差效应较小,电极效率可达到91%,具有较好的阳极特性。  相似文献   
8.
电解质溶液的动态性质,包括度淌、电导、迁移数、扩散和粘度等。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由一种性质计算另一种性质。如果知道离子的淌度,从下式U_0~+=Λ_0~+/F,U_0~-=Λ_0~-/F (1)可求得离子的极限当量电导Λ_0~+或Λ_0~-。从t_0~+=Λ_0~+/Λ_0,t_0~-=Λ_0~-/Λ_0 (2)可计算离子的极限迁移数 t_0~+或 t_0~-。从能斯特——爱因斯坦(Nernst—Einstein)公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