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火灾后,房屋的部分结构受损,对现场进行调查鉴定后,分析计算剩余承载力.采用高流态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对受损构件进行加固;加固后采用静载实验对加固构件进行鉴定,结构安全性达到了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胶砂比为变化参数,通过实验研究铁尾矿砂水泥基灌浆料(ICGM)的强度随胶砂比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胶砂比的增大,ICGM抗压、抗折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在合理胶砂比下,强度可达到规范要求,用铁尾矿砂作为细骨料配制水泥基灌浆料的设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空箱式挡土墙在城西湖退水闸连接段的应用,通过ansys软件对闸室进行建模和内力分析,得出不做空箱式挡土墙和做不同高度的空箱式挡土墙时闸室内力的变化情况,再通过对闸室内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探讨空箱式挡土墙在水闸连接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自适应影响域半径无网格Galerkin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些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需要结点的局部加密,在采用背景积分网格积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影响域半径随结点疏密程度而变化的自适应影响域半径无网格Galerkin法。在方法中,无网格结点与背景积分网格的结点重合,结点的影响域半径即可根据该结点周围的网格的最大边长来选取。算例显示,该文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限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某些重要部位发生屈服甚至破坏退出工作,从而结构的工作状态会从弹性过渡到弹塑性,并随着塑性的发生和发展,结构的薄弱层位置的承载力、延性和破坏形式可能受到影响的状况,文章采用Pushover的分析方法对一超限高层进行抗震鉴定,判断结构薄弱层出现的位置,并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轴对称问题中的无网格Galerkin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网格Galerkin法分析轴对称问题,得到弹性力学中的对称问题的无网格离散方程.将这一方法与有限元耦合,即在边界处布置有限单元,这样就可以用传统有限元方法方便地处理力学边界条件.算例考察表明:本文方法通过了分片检验,计算结果达到了较高的精度,最大误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干拌自密实混凝土的28 d基本力学性能及横向变形系数,获取了大量的干拌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养护龄期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回归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干拌自密实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较快,28 d轴心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均高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王义  何沛祥  姜巍 《工程与建设》2009,23(4):551-553
某连续梁桥主桥为全长360 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直腹板连续箱梁,单跨采用悬臂浇注法施工.文章以理论计算和施工监控中实测数据作为依据,分析了大跨度连续悬臂桥施工过程中因目照辐射对桥梁内部温度及线型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施工监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同的隔震形式对高位转换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文章利用Ansys软件,建立高位转换结构的基础隔震与转换层隔震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弹塑性地震时程分析。研究发现,设置隔震支座后高位转换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角明显减小;当采用转换层隔震时,可能会加剧转换层位置传力途径的突变,对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矮塔斜拉桥地震易损性,文章以一座在建钢筋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例,分析其构件与系统易损性;考虑材料参数的变异性,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和均匀设计法建立支座、过渡墩和主墩的易损性曲线;基于串联系统的失效概率公式,采用Copula函数计算构件之间的联合失效概率,绘制系统易损性曲线,并用一阶界限法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支座的抗震性能最差,在地震作用下最容易发生破坏;采用Copula函数计算的系统易损性曲线介于一阶界限法的上界和下界之间,且与一阶界限法的下界更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