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热带雨林是世界森林资源最丰富资源之一,不仅生物物种丰富,能提供各种珍贵木材和其他许多食物原料、工业原料、燃料、药物,而且蕴藏着难以估计的基因资源。热带雨林这种资源不只种类多,而且数量大,生产潜在力再生力强大。许多科学上估计这种多种价值是当前人类最珍贵的最大量的资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气候是在其本性(全年暖热多干旱)和变性(受季风、台风和地势的影响)的矛盾中形成的.海南岛冬季虽有冷空气入侵,但从大气环流和天气型的地理分析,仍属热带性.虽然最冷月18℃等温线通过本岛中部,但据中国热带标准,热带植被分布和椽胶等热带作物引种成功,热带界线应包括整个海南岛、雷州半岛和粤西台地.雨源,雨性多属热带性,雨旱季节截然分明,冬春干旱与夏秋多雨交替,东半壁多雨与西半壁干旱过渡.最后,本文讨论了海南岛气候区划原则,并提出了区划模式.  相似文献   
3.
4.
海南岛气候区划,自50年代以来,已有过多次研究。高由禧把海南岛划分为5个气候区;何大章等把海南岛划分为8个气候区;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气候区划》把海南岛划为16个区;丘宝剑、卢其尧把海南岛划为23个区;“中国农业气候区划”把海南岛划为4个基本区;其后1980—1981年间各部门对海南岛所作的各项应用气候区划很多,原则、指标、界线更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地区气候区划是探索气候地理规律性的,是所有气候区划(包括各种应用气候区划和综合气候区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复杂电气结线中的布尔代数变换,采用新提出的《阻抗—布尔映射定理》,最终将复杂的电气结线,根据我们所需要的某个回路,可写出系统的完整的布尔代数式来,举了具体的电气结线图例子,证明变换结果完全是正确的。这一新的应用,直到78年国内外书刊上均未发现有这种论述,对于电气结线的设计、运行分析。特别对于复杂电路的可靠性分析均是有参考价值的,文中提出的定理经过两种方法证明是属实的。  相似文献   
6.
广东大部地处热带纬度,气候本质全年暖热而干旱,但东南亚地区,季风发达,又有台风侵袭,以致全省气候都具有季节性,冬有阵寒,春夏多季风雨,夏秋又有台风暴雨,形成季风热带亚热带气候,冷热雨旱多变而多趋极端,而且本省地域广大,农作、渔作生产种类多种多样,南北、东西、山地、平原、内陆、海岸,气候差别大,所以广东气候复杂,有高温多雨的优越性,也有水、旱、风、冻的灾害性。灾害性天气气候也是变化发展的。按气候分析,二十世纪以来,广东灾害性天气的气候变迁及趋势,同全国大范围气候变动一样,是近五百年来气候波动中的一次小波动,冬冷程度趋重,旱潦交替趋频,但近有和缓;台风趋多,但不大显明;至于本省五百年来气候变迁和灾害性天气的周期性亦与近世纪气候有同一的表现。但在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是我国我省著名的台风最多的地区.过去稻作因春旱经常,早造称为“小造”;夏秋多台风雨,晚造普遍种稻,称为“大造”.近年水利基本过关,早造有灌溉,每获高产,但晚造台风雨为害很大,难以高产,生产上迫切要求改革耕作制度,调整耕作季节.本文研究侵袭(包括登陆及影响,注1)海南岛的台风(包括热带低压)各路径、各月、旬活动的规律性,为利用气候资源,改革耕作制度,预报台风、防御风害提供气候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属季风热带气候,自然资源丰富,但农业生产受限制,其原因与自然生态遭受破坏有关.自古以来海南岛自然生态取得平衡,主要依靠各类天然林.可是,自若干世纪以来直至今天,海南岛热带森林屡遭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一个“缺口”.加之气候春旱严重,夏秋暴雨强烈,台风频繁,“缺口”更易于扩大,并比其他气候地区为甚.要发挥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的优势,发展生产,首先必须保水护林,造林,维护生态平衡,重建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