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大陆高校现阶段比较文学的师资呈老强、中杂、青弱状态;同时存在一个身份的认同问题,体现为身份的模糊性、边缘性;其次是身份的定位问题,体现为精英性与普及性之争。这些问题影响到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要解决上述问题,学界应对现有的比较文学教师持宽容态度,承认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所造成的师资现状;比较文学教师内部不相互拆台,而应团结合作,积极进修,完善知识结构;同时,高校管理部门今后应重视比较文学师资队伍建设,逐步规范用人制度,建立一套严格的准入机制,并加大对年轻教师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性征模糊的小说,它提出大量关于书中人物性欲的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这种性征模糊的结果缘于这个异性恋故事是以一个隐藏的男同性恋者的敏感性为中介传递给读者的,这个男同性恋者就是叙述者尼克·卡罗威.这部小说性征模糊是菲茨杰拉德自身性欲存在激烈冲突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传播了它所创作的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自我奋斗者的话语:美国任何贫穷的男孩,只要他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就都能够到达经济世界的顶峰。同时,《了不起的盖茨比》包含自我奋斗者话语中的一个核心矛盾:自我奋斗者的话语声称向所有有抱负和毅力的人打开美国历史的史册,使其“榜上有名”,然而同时却弥漫着“逃逸”历史、超越时间、地点和人类局限等历史现实的欲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