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延长热电偶保护管使用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温盐浴炉中采用热电偶测量熔盐温度时,热电偶保护管的腐蚀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延长保护管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是选择金属陶瓷保护管及采用阴极电源保护。  相似文献   
2.
下寺湾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在深湖相泥岩中发育巨厚的含油浊积砂体,拓宽了油气勘探领域。长7油层组主要发育浊积扇沉积中扇亚相、外扇亚相,中扇亚相可以识别出辫状水道、水道间漫溢、无水道席状砂等微相,其中辫状水道是主要的储集砂体;长7浊积扇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沉积物继续滑落至深湖区形成的湖底扇沉积,受控于湖盆底形及其前缘分流河道,呈宽缓带状东北-西南向展布。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油层浊积沉积体系特征,垂向演化规律和有利储积砂体的分布规律研究,对指导和加快长7油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白银地区火山岩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缘,通过对该地区震旦纪中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北祁连造山带东缘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和地幔属性.研究表明:中基性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火山岩表现出高碱、低Ti、富集LREE、LILE、具有明显的Nb的负异常、低εNd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为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形成于大洋岛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露头、岩芯、显微薄片多尺度裂缝描述及应用古地磁、地层倾角测井等裂缝检测方法,并结合注水开发动态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长6油层储层裂缝特征及其注水开发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长6储层显裂缝主要以EW为主,次为SN向,局部发育NE及NW向裂缝;微裂缝由构造缝及成岩缝组成,近平行于大裂缝方向发育;在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80°的现今应力场背景下,外力诱导致使东西向裂缝优先开启和连通,油井受效明显,含水上升快且易产生水淹,近南北向裂缝处于挤压闭合状况,裂缝孤立、连通性差,油井见效缓慢。采取适应性较好的菱形反9点注采井网形式以及不压裂投注、注水井组不同方向生产井采取不同的压裂参数等技术方法是改善裂缝向特低渗储层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特高含水期扇三角洲储集层剩余油分布及挖潜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分析岩芯、测井、生产资料等静态和动态资料,并在油藏三维两相模拟的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双河曲田北块Ⅳ1-3层系扇三角洲储集层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成因因互及潜力类型。研究表明:扇三角洲储集层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和隐蔽,不同储层砂体剩余油分布、潜力、水淹模式不同,前缘席状砂体、河口坝砂体是进一步挖潜的对象。层内、层面及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了水驱油田的开发和剩余油的分布,层内及层间非均质性控制了油层的水淹厚度及垂向上剩余油的分布,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了油层的水淹面积及剩余油平面分布。在完善井网的基础上,进行注采结构及注水合理调配是扇三角洲储集层油藏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挖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河流相砂体剩余油识别模型及其成因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向上细分单一河道沉积单元,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及追踪单一河道砂体是认识和河流相储层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及深化储层非均质性表征的关键.以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砂体剩余油解释模型,综合考虑动、静态因素及其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剩余油模式识别方法.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成因类型丰富,可详细划分为5类成因类型,针对每一类剩余油分布形式应采取相应的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异常高压变形介质油藏的开发动态特征,探讨该类油藏的开发模式。方法以尕斯库勒油田E3异常高压变形介质油藏为例,应用变形介质渗流理论,结合渗透率地层条件下模拟试验及典型井组生产动态数据分析,研究异常高压下变形介质油藏开发特征及合理开发模式。结果异常高压变形介质油藏表现出不同于常规油藏的开发动态特征,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介质弹塑性形变,渗透率大幅度下降,不同结构的岩石发生不同程度的弹塑性形变;当关井恢复压力时油藏渗透率有所恢复,但随地层压力的进一步下降,介质发生不可逆形变,渗透率将逐渐下降,从而使油井产能降低;变形介质油藏具有特殊的弹塑性驱动渗流指示曲线特征,油井产量随压差增加到一定极限后,再增加压差产量随之下降。结论变形介质油藏的开发应尽可能在原始地层压力下开采,在合理生产压差下开发。  相似文献   
8.
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樊家川油田为例,通过综合分析开发地质、生产动态资料,研究了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可细分为13种成因类型,其中井网未控制型、注采不完善型、层间干扰型、呈片分布差油层型、微正向构造控制型剩余油是注水开发后期主要挖潜的对象.在纵向上,剩余油分别呈分散相、片状、集合块状连续层状分布于单砂体不同部位,在渗透性差异较大的不同砂体之间由于层间干扰形成层间干扰型剩余油;在平面上,河道砂主体侧缘主要为决口扇或溢岸成因的薄层近未水淹剩余油层和上倾尖灭型剩余油.而在河流相复合砂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存在被漏掉的微砂体、微构造型、外延断棱型剩余油.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燃煤电厂水膜除尘器后循环水中主要有害物SO2-x进行处理,减少二次污染及管道的腐蚀,提高水的循环使用,采用了电渗析膜法对电厂废水进行处理.此法可以浓缩污水,把浓度较大的废水提取出来再利用,而较淡的水可以再循环利用.通过大量的模拟仿真实验研究,得出电渗析膜法处理循环废水中SO2-x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9区三叠系中上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塔河油田9区三叠系中上统中识别出1个Ⅳ级层序界面,相应划分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1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目的层下油组划分为12个短期旋回,建立3种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构型样式.结合各个层序单元的沉积相分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塔河油田9区三叠系中上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湖泊进退频繁,上、中、下油组分别为三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平原沉积,其间泥岩段代表了湖泛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