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9月11日那天,人们是在惴惴不安中度过的。10月7日(即美国发动对阿富汗军事打击一周年)那天,人们又是在惴惴不安中度过的。但这两个敏感的日子都在平静中过去了。人们刚刚松了一口气,10月12日,印尼巴厘岛上就传来了惊天的爆炸声。随后的10月23日,车臣匪徒又在莫斯科犯下惊天大案。9.11事件后的一年多里,美国联合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反恐、打恐。美国军队的触角伸向他们认为所有可能发生恐怖事件的各个角落。然而,人们却不能不遗憾地发现,恐怖活动好像是越打越多,按下葫芦浮起瓢。就在巴厘岛和莫斯科事件发生的前后,还发生了法国油轮遭爆炸袭击、美军士兵和外交官遭暗杀等事件。正如人们所说,从事这些活动的恐怖分子,不管是不是有组织上的联系,在精神上都是相通的。反恐一年后的世界,是和平了,还是更动荡不安了?反恐斗争的进展究竟如何?为此,我们特邀请几位研究不同地区的学者来梳理一下这个纷繁的反恐世界。——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2.
如果巴列维国王不把亲美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方向,可能就不会埋下霍梅尼伊斯兰革命的火种; 如果没有霍梅尼两分法的世界观,美伊交恶可能就不会被制度化、长期化。但这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如今,伊朗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与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一旦迎头相撞,美伊关系又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之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东国家民众的第三次意识觉醒,其直接后果就是维系中东地区国家半个世纪之久的基本政治架构土崩瓦解.与国家政治变革相联系,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必然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旧的结构崩解并不意味着新的结构能够应运而“生”,这个“生”不仅仅指产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指生存、存续.从目前看,至少有三大“不确定性”让人困扰.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认为,近来伊核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与伊朗强硬派内贾德上台,特别是他经常“放炮”、“走火”不无关系,您怎么看这一问题? ■:伊朗与欧美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关系急剧恶化确实始于内贾德担任伊朗总统之后,一般的评论认为,内贾德总统强烈的意识形态取向、保守的宗教与政治态度、毫不妥协的民族主义诉求,也许还  相似文献   
5.
叹服侯赛因     
凭借睿智,在中东演出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斯人已逝,赢得生前身后名。  相似文献   
6.
人们以为开不起来的第四次中东北非经济会议,终于于11月16日~18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与前三次会议比起来,多哈会议没有了卡萨布兰卡的轰动效应,也没有安曼会议的火爆气氛,更没有开罗会议的务实精神。由于中东和平进程步履维艰,美国又不  相似文献   
7.
有关伊斯兰原教旨主义(Islamic Fundamen-talism)的情况,是最近10多年来国际社会广为重视的话题。一般来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泛指穆斯林世界重返“麦地那”的思潮,它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彻底背离了伊斯兰的理想,并把近代伊斯兰世界的衰落和被欺凌归结为没有按照早期伊斯兰教纯洁的教义行事。因此它宣称要用伊斯兰原旨教义规范穆斯林社会,重建伊斯兰国家,并把古兰经及圣训  相似文献   
8.
伊朗重返国际社会——德黑兰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朗在中东的作用日益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谁也不能忽视。刚刚结束的德黑兰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1997年12月9日一11日)很像一次盛典:来自穆斯林世界55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他们的代表云集德黑兰,欢迎伊朗重返国际社会。近20年前,一场出乎预料的伊斯兰革命把伊朗抛到了国际政治的边缘,因失去巴列维的伊朗(  相似文献   
9.
8月20日,美国为了报复恐怖分子对其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炸弹袭击,用导弹轰炸了苏丹和阿富汗境内的据称得到本·拉登资助的恐怖主义营地。拉登是伊斯兰教极端主义者,于是,人们又不自觉地将伊斯兰教与恐怖布主义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疑问,为什么恐怖分子总是把矛头对准美国?美国的导弹袭击或者军事打击能够有效制止恐怖活动吗?最近十多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恐怖主义事件,如1988年洛克比空难事件、1993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1996年沙特宰赫兰美军基地爆炸案等,都与一  相似文献   
10.
秦月汉关、胡笳羌笛、金戈铁马、落日孤烟……还有风沙中行进的汉使唐僧和永远不知疲倦的驼队商旅。这是尘封在厚重的历史记忆中的西域。汉以后,人们把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以西地区总称西域。西域有两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广义则指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等地。本文所用西域一词主要指的是中东、中亚、印度次大陆和高加索地区,与广义的西域也稍有出入。 1991年,苏联解体.亚洲腹部涌现出一大批独立的民族国家。一个在地缘、安全、宗教、民族、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相关性极强的地区逐渐显现,这一包括西亚、中亚、外高加索和南亚一部分的广大区域,或许西域一词可以比较准确地予以概括。另外,这一区域与我国的新疆和西藏接壤,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大西北的稳定,还关系到我国西部的大开发、乃至整个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我想,在这里,西域一词也可以引发人们深沉的荣誉感和危机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