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网络言论自由在监督公共权力、约束私人行为、汇集社情民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网络言论自由也存在损害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生活安定权等实然弊端.推行信息公开、健全财产公示制度、依法规制网络言论自由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网络言论自由规范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行政规定不仅包括具有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制定权的主体所制定的除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之外的规范性文件,也包括不具有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制定权的主体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行政执法实践和行政诉讼领域中,正确把握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定之间的区别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在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两方面都无法对三者进行有效的区分。  相似文献   
3.
政府促进就业的法律责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实行“公民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就业促进法》第一次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法制化,明确了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法律责任,从法律上确立政府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论文从政策支持体系、公平就业环境、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以及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等方面剖析现代政府承担就业促进的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权视角下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立法之检视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检视我国现行行政赔偿范围立法的基础上,从行为范围、损害范围与权益范围等方面对扩大我国行政赔偿范围提出立法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全社会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的状况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需要.全社会成员通过自身努力并营造一个有利于全社会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的良好外部环境,是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社会的必备要素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建设法治国家首先是树立宪法权威,宪法监督制度是树立宪法权威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宪法监督的执行主体不明确、程序缺乏可操作性、范围不全面.设立宪法委员会、完善宪法监督程序、建立相应的宪法诉讼制度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网络言论自由在监督公共权力、约束私人行为、汇集社情民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网络言论自由也存在损害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生活安定权等实然弊端。推行信息公开、健全财产公示制度、依法规制网络言论自由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网络言论自由规范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法治中国建设是当前我国的重大使命,其外在目标是追求人类最高层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与法治中国建设是统一的,社会和谐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法治中国建设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法治公平分配各种利益,法治矫正社会不公,法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