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隋文帝不能采取单一价值取向,不能简单依据物化和短时态一个标准,隋文帝其人在灭陈问题、均田问题、行政制度交更、司法,以及文化诸方面都有严重历史局限性.隋文帝在上述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反人类性暨专制性,人们应该有所认识和警惕.  相似文献   
2.
美国开国元勋、著名民主主义思想家杰佛逊的言论、出版与新闻思想,包括人民权利最主要的是言论自由,要永远反对一切对人类心灵实行暴虐专制统治;社会要真正实行出版自由的政策;报纸极为重要,应允许报纸批评政府,哪怕是上面出现政敌的没有根据的言论等。杰佛逊上述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是,受母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思想家弥尔顿等人出版自由思想的影响;受北美殖民地时期自由的宪政辩论的社会现实的启迪及影响;与他的不喜欢强权政府与不擅权不恋位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夏商时期与泰山文明 关于夏代,一般的说法是夏代由禹的儿子启建立。照此说法,夏当在泰山文明所统摄的范围之内。因为提拔禹为部落联盟领袖的舜,据历史记载,其一生的活动范围都是在山东泰山周围地区。《孟子·离娄篇》中讲,“舜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迁与负夏(负夏又作负瑕,春秋时鲁邑)……东夷之人也。”《史记·五帝本纪》中讲,“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与寿丘,就时于负夏。”历山在泰山北麓,即今之济南千佛山,雷泽在今菏泽鄄城境,寿丘在今曲阜一带。舜的葬地也是在山东地区。《困学纪闻》引薛氏语曰:“舜葬海州苍梧山,近莒之纪城。”何幼琦据《大荒南经》中的“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句推断,葬舜之地苍梧在今沂水之东。由以上可推断,葬舜之地大致在今莒县莒南一带。  相似文献   
4.
论英国宪法政治的孕育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宪法政治的孕育、形成与发展,是一长期演进的历史过程。其要义是,要国王、重血统,但一步又一步地制衡、制约与缩小他的权力。这样,既保证了人心稳定、社会长治久安与发展,又使得社会中有自由、有财富,并且科技文化富有成就。在英国宪法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贵族的作用、地方自治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以1998年12月在野党领导人金大中入主青瓦台为标志,韩国的政治现代化事业最终取得胜利.文章认为,韩国实现政治现代化是人民推动、当权政治领导人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人法兰西斯·培根曾说过历史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但并不是人们一般地读了它后就聪明起来.要想真正使学习过历史的学生受益,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有大的提高,中间还有许多开发和转换性工作要做.近几年,个人为本系历史专业讲授《世界近代史》基础课、《中西行政制度比较研究》选修课,为政治专业讲授《世界通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公共课,立足于以某一课程为载体,注意全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思想潜能,采取传授知识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重、教师课堂讲授与引导学生课下探讨研究问题并重的方式方法,作了一些历史课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据先秦文献和出土文物可知,先秦古国淳于国在今泰安市岱岳区与新泰市一带;曾任秦朝博士的淳于越是泰山地区人。他反对推行郡县制度,主张实行分封制度,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地方分治和权力制约的思想,是对先秦正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淳于越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8.
大量考古学暨历史学的材料表明,中华民族的东部先民们自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时代,以秦山周边地区为核心地带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它包括物质遗存及思想文化典籍两大部分.东部先民们所创造的文明,水平高于同时代的中国其他文明,其辐射范围南至江浙、北到东北、西达汉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过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秦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从社会权力结构上看是郡县型的社会。其主要功能与特点是最高权力绝对性地归属专制统治者一人;政治权力无遗漏地扩张到社会各个角落;社会信息与政治权力合二为一,绝对性地自上而下单向传达和贯彻;政治权力对社会各子系统进行全控,不使任何部门稍有游离与自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孔子观及其形成背景发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的孔子观包括了他所认为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儒家学说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作用,儒家学说的时代特质等。李大钊孔子观的形成与其所处的一片尊孔之声的思想与社会背景有关。他孔子观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新文化建设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