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阐述了关联规则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事务数据库中的销售数据和SQL Server 2008 DataMining Add-Ins for Microsoft office 2007工具挖掘顾客购买的商品之间各种有趣联系,帮助商家制定营销策略,最终向每个顾客提供一组正确的推荐信息,从而改善客户的购物体验,增加总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2.
生料配料过程普遍存在操作员凭经验调整配比的现象,没有精确的计算过程,生料率值即石灰饱和系数、硅酸率和铝酸率波动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使用专家系统建立了包含对应典型工况控制规则的知识库,对生料配料过程的工况进行判断;针对不同工况充分参考人工经验,使用仿人智能控制给出相应的控制规则;使用增量式递推法求解最终配比。计算出的符合给定要求的三率值且与给定率值差的平方和最小时对应的配比即为最终配比。仿真实验表明,石灰饱合系数合格率由84.5%提高至91.9%;硅酸率合格率由93.5%提高至98.6%;铝酸率合格率由96.8%提高至97.5%。  相似文献   
3.
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比较浅的位置,但是部分地震的深度可以达到600 km以上.目前已有的破裂机制预测地震只存在于上地幔中,但是一些地震的初步定位深度却可以超过670 km(1998年2月9号Okhotsk海地震,地震目录中被定为678 km).研究表明大多数浅震是由于断层失稳,沿着已有的断层面突然滑动引发的,而深震的发震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尤其是下地幔中是否发生地震对于研究深震机制可以提供重要的约束.因为地球中的横向不均匀性,地震的绝对深度有较大的误差,所以我们根据观测地震图中明显的三重值特征,对上述那次深地震进行波形模拟,把相对深度和绝对深度结合起来,最终确定地震实际发生在670公里间断面以上,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目录中那些最深的地震仍然发生在上地幔中.  相似文献   
4.
钛氧化物还原与钛渣变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攀钢高炉现场渣经过还原,获得具有一定钛氧化物还原度的炉渣试样,进一步测定样品的粘度和熔化性温度。随着钛氧化物还原度的提高,炉渣的粘度和熔化性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用矿相显微镜研究了炉渣的显微结构前用图象分析仪对渣中TiC、TiN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高钛型高炉渣的变稠还与钛氧化物还原生成的TiC、TiN数量有关。因此高炉冶炼过程中用钛氧化物还原度作为判断和控制钛渣变稠的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高炉过程特点。  相似文献   
5.
《阅读学新论》反映了当今汉文阅读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得科学严整,以鲜明的读者对象意识形成课题内容的主导特色,并以详实的规律总结同广大群众的阅读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烧结优化配矿模型的设计与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铁矿石烧结配矿的特点,提出2种获得合适配矿方案的方法;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优化技术分别建立烧结矿质量模拟模型和烧结寻优配矿模型;采用Visual C++6.0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式,开发烧结优化配矿模型的系统软件.研究结果表明:烧结矿质量模拟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并且预报准确率较高,转鼓强度预报命中率为90%,抗磨强度为86.67%,筛分指数为83.33%;采用烧结寻优配矿模型得到的优化配矿方案既可满足铁矿石供应情况,又可保证烧结矿的质量指标,优化效果明显,烧结优化配矿模型的系统软件实用性强,具有强大的存储、计算、预报和优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