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记述采自广东汕头鲐Scomber japonicus Houttuyn鳃上的1种单殖吸虫――澳洲格氏虫Grubea australis Rohde, 1986。所获标本与Rohde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小生殖钩数目、卵壳结构、后吸器粘附性肌肉的发达程度及后吸器占体长比例等方面略有差异。澳洲格氏虫为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记述采自广东汕头鲐Scomber japonicus Houttuyn鳃上的1种单殖吸虫--澳洲格氏虫Grubea australis Rohde,1986.所获标本与Rohde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小生殖钩数目、卵壳结构、后吸器粘附性肌肉的发达程度及后吸器占体长比例等方面略有差异.澳洲格氏虫为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3.
记录采自广东广州食蚊鱼Gambusia-affinis鳃上的1种单殖吸虫——百慕大伴盐虫Salsuginus bermudae Rand & Wiles,1987.所获标本与Rand & Wiles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量度、边缘小钩数量、联结片的结构上略有差异.伴盐虫属及百慕大伴盐虫均为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孟氏虫呈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具1对吸盘样前吸器,前吸器之后为口咽,生殖孔在虫体左侧边缘处.后吸器盘状,无柄,内具3对中央大钩和7对边缘小钩,边缘膜由柱状细胞组成.体表皮褶不明显,腹面体表具感觉乳突和体棘;背面体表密布颗粒状突起.  相似文献   
5.
记述采自广东汕尾青干金枪鱼Thunnus tonggol鼻腔中的1种单殖吸虫——卡氏嗜鼻虫Nasicola klawei (Stunkard,1962) Yamaguti,1968.所获标本的形态结构及大小与原始描述及Yamaguti(1968)、Kohn等(2004)的描述基本一致,但在子宫结构、睾丸数目及后吸器边缘小钩的长度上略有差别.嗜鼻虫属及卡氏嗜鼻虫均为我国新记录,青干金枪鱼为宿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记述采自广东汕尾红鳍圆鲹Decapterus russelli鰓上的1种胃叶虫科单殖吸虫——澳洲似伪斧虫Pseudaxinoidesaustralis Lebedev,1968.所获标本与Lebedev(1968)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吸铗及睾丸的数量、端钩与生殖刺的长度上略有差异.澳洲似伪斧虫为我国新记录种,红鳍圆鲹为宿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7.
针对鱼类寄生虫及其危害现状,借鉴植物杀线虫剂方面的成果,用不同体积分数的药液对鱼类单殖吸虫进行药浴,观察它们对药物的耐受性,并通过比较不同体积分数下虫子死亡的时间,就植物杀虫剂AO-318对单殖吸虫的杀灭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对单殖吸虫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但同时也会刺激鱼体分泌粘液,影响疗效.欲在水产养殖中发挥该药的杀虫作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记述采自广东汕尾红鳍圆鲹Decapterus russelli鰓上的1种胃叶虫科单殖吸虫——澳洲似伪斧虫Pseudaxinoides australis Lebedev, 1968.所获标本与Lebedev (1968)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吸铗及睾丸的数量、端钩与生殖刺的长度上略有差异。澳洲似伪斧虫为我国新记录种,红鳍圆鲹为宿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采自海南三亚杜氏下鱵Hyporhamphus dussumieri鳃上的1种单殖吸虫低鱵斧形虫Axine depauperati Yamaguti, 1968。所获标本与Yamaguti(1968)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吸铗形状、端钩数量、生殖腔刺和阴茎刺数量上略有差异。低鱵斧形虫为中国新记录,杜氏下鱵为宿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海水鱼类寄生本尼登虫的ITS1 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不同的海水鱼上采获一批本尼登虫(单殖纲、分室科、本尼登亚科),其中部分标本经形态学研究后仍不能定种.本文采用PCR扩增及DNA序列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棘鳞鳗本尼登虫、玫氏新本尼登虫、新本尼登虫未定种1和新本尼登虫未定种2的rDNA基因的TIS1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本尼登虫未定种1和新本尼登虫未定种2与玫氏新本尼登虫的TIS1序列非常相似,差异率为0.7%(小于1%),应为同一个种.而本尼登虫与新本尼登虫间的差异在33%以上.本研穷弥补了本尼得类单殖吸虫形态分类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