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采用3个不同的杂交组合,“青苗豆×泉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分别对其F2代油酸/亚油酸比值(O/L)进行柱形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亲本其后代就呈现出不同的图形分布,一个杂交组合后代呈现多峰,另外两个是偏离正态分布的单峰,根据图形分布可以判断出O/L是有主基...  相似文献   
2.
2种棉花叶片总蛋白质纯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粗提的棉花总蛋白为材料,比较了丙酮沉淀法、醋酸铵沉淀法纯化棉花总蛋白的效果.结果显示:与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的棉花总蛋白干粉加入裂解液后直接电泳相比较,经丙酮沉淀法和醋酸铵沉淀法处理后的总蛋白杂质干扰少、电泳结果蛋白条带清晰,蛋白含量较高,相比醋酸铵沉淀法丙酮沉淀法效果较好,适合于棉花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纯化总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核黄素诱导番茄幼苗抗白粉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mmol/L核黄素诱导感病番茄品种Moneymaker对白粉菌(Oidium neolycopersici)的抗性及相关生理反应:叶片H2O2积累、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核黄素诱导后番茄MM对O.ne-olycopersici的抗性增强,诱发了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番茄叶片内MDA的含量、O2-产生速率、PAL,POD活性均高于核黄素未处理,其变化趋势与抗病番茄品种G1.1560与白粉菌组成的非亲和组合相似.结果表明,H2O2的积累、膜脂过氧化、O2-,PAL和POD在核黄素诱导感病番茄对白粉菌的抗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RT-PCR方法克隆辣椒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基因部分序列,并构建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载体pYL156-PDS,经农杆菌介导侵染辣椒叶片,采用表型观察、半定量RT-PCR方法评价构建的VIGS体系的沉默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新生叶片呈现明显的光漂白现象,且叶片内源PDS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研究证明,辣椒VIGS体系已被成功构建,为规模化验证辣椒基因功能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