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铜陵市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铜陵市2006-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降水化学分析资料和常规空气质量及气象资料,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铜陵市酸雨的分布特征、化学组成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铜陵市的酸雨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在秋、冬季略高,郊区酸雨较城区严重;铜陵市的酸雨污染属于硫酸型,SO42-和NO3-是主要的阴离子,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各种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局地差异,郊区低于城区,Ca2+和NH4+对降水酸度影响较为显著;铜陵市酸雨污染受区域性酸雨污染和本地污染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哲  丁爱军  张人禾 《科学通报》2020,65(12):1068-1075
根据新时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导向,大气学科对申请代码进行了系统性调整,设置了"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和"发展领域"三个相辅相成的板块,鼓励学科交叉,优化资助布局,推动学科与"地球系统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3.
以辐射对流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为工具,采用虚拟试验的办法,对我国西北地区3种沙漠改良方案(退沙还草,退沙还田,退沙还林)可能产生的辐射强迫及其区域气候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能促使西北地区的干旱状况有所缓解,其中退沙还林方案的缓解效应最为明显,可以使得西北地区平均地面气压上升0.25hPa,地面气温降低0.52℃,降水强度增加0.60mm/d。3种方案引起的辐射强迫皆为正值,分别为2.28、2.84、6.79W/m^2,变化趋势与地面温度变化并不一致,表明对于下垫面改变造成的气候强迫而言,辐射强迫并非反映气候变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