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公路隧道环境特殊、事故率高、救援困难的特点,合理地将隧道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设置相应的疏散引导信号;分析了在不同区域发生不同程度事故时的疏散路径、对应的信号状态,以及为避免横洞疏散车辆与主洞直行车辆发生冲突,确定开启疏散引导信号时间的计算公式;讨论了该公式中阈值的设定、数值的比较和利用比较结果确定疏散引导策略的方法;给出了公路隧道不同类型事故交通疏散的策略,并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控制与诱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交通诱导系统片面地确定可变信息板(VMS)位置和发布内容的弊端,提出系统性确定符合路网出行需求的VMS诱导策略的方法,该方法从交通管理者对系统建设成本的限制和出行者的路径决策心理出发,建立综合考虑两者期望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考虑交通管理者对网络总效益的期望和对VMS建设成本的约束,下层模型根据出行者在VMS诱导下的转向概率,运用符合出行者路径选择心理的随机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并设计了求解算法.应用表明,在不同的系统建设成本约束下、网络总出行成本是网络交通需求水平、出行者的转向概率、VMS的布设位置、交通诱导信息的发布周期和内容等的组合结果,因此求解保证网络总出行成本最低的VMS诱导策略时需要同时考虑以上因素.研究结论可为城市交通管理VMS诱导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广电网络也在飞速进步,其机房设备管理技术程序复杂,专业性和技术性强。本文以贵州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黔西南州分公司常用的仪器设备为例,结合近年的工作经验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对广电网络设备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当前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基于容量限制-增量加载的路网交通量再分配结果,提出一种通过阈值分析确定道路施工影响范围的方法.施工道路紧邻的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选取不同阈值指标,即在信号交叉口,其阈值选用F·韦伯斯特-B·柯布理论信号最佳信号周期适用范围最大流量比;在无信号交叉口,其阈值选取无信号控制条件下主次道...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交叉口交通流的多态性, 基于混合Erlang分布稠密性, 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准确拟合交叉口主路交通流到达车头时距数据. 以次路让行主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 统计交叉口次路穿越主路的可接受间隙概率, 提出基于混合Erlang分布的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 以实际交叉口调查车头时距为例, 采用负指数分布、Erlang分布和混合Erlang分布分别拟合车头时距, 并采用不同分布条件下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计算次路的通行能力, 结果表明不仅混合Erlang分布更好拟合分布数据, 所提出的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分析结果也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多态交通条件下交叉口定时控制延误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延误是评价交叉口服务水平的基本指标, 延误模型对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 在多态交通条件下, 采用现有模型分析信号控制下交叉口延误程度存在较大误差. 为适应交叉口交通流的多态性, 基于混合Gamma分布稠密性, 准确拟合交叉口到达车头时距数据. 运用拟合概率函数, 统计交叉口进口到达交通量概率. 将交叉口按照到达交通量大小分为欠饱和、过饱和两种状态, 根据统计概率提出交叉口信号定时控制延误模型. 实例分析表明, 基于混合Gamma分布的延误与实际结果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Wishbone总线接口的LDPC码编码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传感器控制系统中,Wishbone是SOC的三大总线标准之一.文章采用可重构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基于Wishbone总线的LDPC码编码器,可以运用到传感网的无线通讯中.该设计采用RU算法,减小了编码复杂度,将电路设计成流水线形式,可以根据编码器工作状态自适应地响应总线上的信号.对码率为1/2,码长为255、510和10...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浅埋煤层采动对古滑坡复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地表变形迹象,对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以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及复活成因.结果表明:古滑坡在煤层开采后,坡体前缘发生局部溜滑,后缘形成了拉张裂缝,且在侧翼形成剪切裂缝,但目前尚未形成贯通的滑带;古滑坡变形阶段分为初始变形阶段—加速变形阶段—减速变形阶段,目前坡体处于减速变形阶段;古滑坡坡体整体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采空区的顶板塌陷和变形使得坡体前缘受到较大的水平推力并产生水平位移,极大降低了古滑坡坡体的稳定性.可见,尖山营古滑坡目前处于减速蠕变阶段,破坏范围较小;古滑坡复活主要受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煤层开采共同作用影响,但煤层开采是促进古滑坡复活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
贵州发耳煤矿尖山营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陡边坡地形条件进行煤层开采,极易引发地质灾害问题,给地质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以贵州发耳煤矿三采区的尖山营边坡为研究对象,查明了采空区分布情况及斜坡裂缝体系发育规律,结合该矿区地形地貌特征,分析该滑坡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开采沉陷诱发山体滑坡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发生应力重分布,采空区边界形成拉应力集中区;上覆岩层产生以沉降为主的弯曲变形,而在坡肩和坡脚部位产生较明显水平向外位移;变形过程中先在采空区后边界部位产生裂缝,回采煤柱后,裂缝贯通,形成潜在滑面,该滑坡变形机制为塌落沉陷-拉裂-蠕滑。  相似文献   
10.
丁恒  李海军  李阳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536-11543
为了深入研究尖山营不稳定斜坡的变形破坏特征与位移变化特征,通过对历史影像的观测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将地表合位移进行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运用MATLAB软件对其位移函数进行分开拟合,将趋势项拟合函数与周期项拟合函数相加得到合位移预测函数。结果表明:通过2016—2020年影像资料对比,尖山营的崩塌堆积体面积的越来越大,变形体的后缘边界正在越来越后进行扩展,越靠北侧的部位垮塌的面积越来越大,裂缝也越来越多,逐渐演化成尖山营不稳定斜坡;尖山营不稳定斜坡目前处于等速蠕变阶段,位移变化受到煤层采动影响较大;合位移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的贴合度达到0.999。可见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到的预测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位移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