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丁录仕 《科技信息》2012,(28):420-423
近年来,中国煤矿氮气防灭火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是制氮装备还是注氮工艺均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和防灭火实践经验,该项技术已成为矿井防灭火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氮气防灭火系统的配套技术仍落后于综采、综放开采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注浆等防灭火方法很难适应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维空间大和漏风大的特点,致使矿井因火灾而封闭工作面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要加强氮气防灭火技术椎广,在应用技术方面改进和提高注氮工艺水平,加强与采煤工艺的互相配合,探索在不同条件下更好运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进一步提高采煤工作面的抗灾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本文以同煤集团大斗沟矿81610工作面和同忻矿8101工作面自燃火灾和火区治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生产实践中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注氮前后火区的变化规律,获得一套可靠、有效的同类火区注氮治理的技术。结果表明:注氮参数的确定是重点;间歇注氮防火成败的关键是要确定合理的防火注氮时机,并严格按此注氮时机汪氮;只有采取采空区深部注氮才能取得好的氮气防火效果。分析可知,合理的注氮措施的实施,对于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