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探求吐哈油田胜北构造粘土矿物纵向分布规律与井眼稳定性的关系,以台参2井为例系统分析了本构造泥页岩地层中高岭石(K)、绿泥石(C)、伊利石(Ⅰ)、蒙脱石(S)和伊蒙混层(I/S)矿物的分布及演变特征,测定了粘土矿物中各种阳离子(K+、Na+、Ca2+、Mg2+)的可交换容量(CEC).研究表明,胜北构造上部地层是以S(约40%)为主的高活性泥岩,中部大段硬脆碎泥页岩以I/S(约50%)为主,下部地层I/S渐减至消失.K、C、I纵向分布较为均匀,基本与井径扩大率无相关性.井径扩大率与I/S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但与I/S中的S含量却呈负相关,I纵向变化小但总含量较高(约50%)且其中裂隙、解理发育,因此认为井眼的失稳主要是I及I/S含量较高的硬脆碎泥页岩在释放构造应力时,各种综合工程因素诱发地层崩裂和剥蚀而引起的,具有明显的时敏性.由于这种地层的CEC特别是EK较低,因而必须主要靠封堵裂缝而不是提高钻井液中的K+浓度来抑制井眼垮塌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求吐哈油田胜北构造硬脆性泥页岩地层防塌措施,分析了其裂隙发育特征和坍塌机理,表明其综合水敏性属中~弱膨胀和中~弱分散,地层岩石具有典型硬脆碎特征,受山前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应力、蒙脱石在成岩脱水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力以及厚薄不等的大段夹层煤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发育的裂隙和微裂缝,遇水(钻井液滤液)长时间浸泡易产生剥落掉块,引起周期性坍塌.采用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改善钻井液的泥饼质量、封堵地层微裂缝的综合物理化学方法可以防治这类地层的井眼坍塌.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吐哈油田胜北构造粘土矿物水敏特性与井眼稳定性的关系,详细分析了Ensulin膨胀仪和CST分散仪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解释了泥页岩理化性能评价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提出M5000和Y15—B评价泥页岩的潜在膨胀和分散能力,以台参2井为例测试了泥页岩吸水膨胀和吸水分散的特性,研究表明在3000m以上,由于伊蒙混层矿物含量较高,地层压实弱,吸水膨胀和分散能力较大,水敏性强.在3000~4000m井段,地层吸水快,但膨胀慢、分散慢,且膨胀和分散潜在能力较小,属中弱膨胀、中弱分散地层.在4000m以下,地层压实性好,膨胀弱分散慢,属弱膨胀的分散地层.总体上说,用泥页岩分类标准来评价,均属低膨胀低分散地层.井眼的不稳定主要不是由于粘土矿物的膨胀和分散而是过长时间的钻井液浸泡引起的地层周期性应力剥蚀所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