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面宣传论认为正面宣传必然产生正面效果,隐含着三个理论预设,第一是受众预设,认为受众心智不成熟而需要教育引导;第二是传播者预设,认为总体性社会的政府权威无可质疑;第三是传播环境预设,认为信息传播渠道单一而受众无法接触负面信息。文章对此三个预设展开分析,对其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结论是该理论预设的成立与否尚成问题,那么建立其上的正面宣传论是否能够成立及其可行性如何的问题值得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的企业R&D人员胜任力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对企业R&D人员的胜任力进行评价,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了R&D人员胜任力模型,并对各项胜任力指标的内涵作了诠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层次胜任力指标的权重,给出了R&D人员胜任力评分;设计了R&D人员胜任力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果作为样本,对BP网络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的企业R&D人员胜任力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按照历史本体论和中外史学发展理路的框架,以历史客体性和学者主体性为契入点,在对关于新闻研究现状、问题和趋势问题的两种不同意见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历史客体性和学者主体性的有机结合,应当是新闻史研究的正确方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的企业R&D人员胜任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对企业R&D人员的胜任力进行评价,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了R&D人员胜任力模型,并对各项胜任力指标的内涵作了诠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层次胜任力指标的权重,给出了R&D人员胜任力评分;设计了R&D人员胜任力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果作为样本,对BP网络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的企业R&D人员胜任力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旨在分析制造型企业基层管理者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了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数量上的角色过载、角色混淆、角色冲突对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数量上的角色过载、角色混淆和责任感对职业效能感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影响;数量上的角色过载、角色混淆和角色冲突通过影响中介变量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产生了部分间接影响,工作压力源对工作倦怠3个维度的影响,大多是以直接影响为主的;质量上的角色过载对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科学领域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三类项目申请数量占申请总量的91.8%.本文以2012年上述三类项目申请总数大于100的69个依托单位为样本,统计了各类依托单位的申请和资助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申请量、资助率等的同比变化趋势.本文旨在能够给相关科研人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