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学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熊猫主食竹是大熊猫生存繁衍的基础,同时也是大熊猫栖息地林下最为优势的层片,深刻影响着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目前,各专家学者围绕大熊猫主食竹的生物量生产、制约大熊猫主食竹生物量生产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的养分循环、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的克隆生长与群落更新、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机理假说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结果还具有许多不确定性,这对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学过程的深入了解还非常不够,同时也很难满足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要。因此,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不同环境条件下大熊猫主食竹生物量生产以及养分循环的动态研究、大熊猫主食竹克隆生长与群落更新互动过程的研究以及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机理的控制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亚文化的形成可能影响组织文化的发展,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形成各种亚文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构建组织文化提出探讨,使图书馆形成"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文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华西雨屏区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氮库及其有效性的影响,选取华西雨屏区7种典型人工植被类型:橘树(Glycosmis cochinchinensi5)迹地、橘树林地、巨桉(Eucalyptus grandis)林地、玉米(Zeamays)地、香樟(Cinnamonum camphora)林地、柚子(Citrus mnxima)林地和桃树(Pmnnus persica)林地,于2010年7月分别采集土壤根层与根下层原状土样,分析其氮库及有效性。结果表明,华西雨屏区几种典型人工植被类型均表现出较大的氮库特征,但不同人工植被类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相对于其他植被类型,玉米地根层和根下层土壤氮库均相对较小,而橘树、柚子和桃树林地根层土壤氮库相对较大,巨桉、香樟和桃树林地根下层土壤氮库相对较大。然而,玉米地具有较高的根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但巨桉林地具有较低的根下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这些结果为区域氮素合理利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重庆北碚缙云山生态系统中4种群落的4种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季节动态及其与四川大头茶(Gordoniaacminata)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A(腐殖质层)〉B(沉积层)〉C(母质层),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2)A,B两层的4种土壤酶活性的均以含四川大头茶的群落最高,在不含四川大头茶的群落中,以常绿阔叶林高,在含四川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川西亚高山野外大型控制实验,研究了红桦不同密度下的根系生物量、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根际土壤酶活性对短期升高温度(ET,相对室外平均升温2.4±0.4 ℃)、升高大气CO2浓度(EC,平均增加15.5±1.0 μmol·L-1)及交互作用(ETC,生长室相对室外平均升温2.2±0.5 ℃并CO2浓度平均增加15.8±1.2 μmol·L-1)的响应.初步结果表明:升高大气温度或CO2浓度均能够显著促进红桦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单株根系生物量;升高温度和CO2浓度及二者共同升高对微生物类群和数量影响不同,升高温度细菌、真菌数量以及低密度下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而高密度下放线菌数量显著下降;升高CO2浓度下高密度时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加而低密度下均显著下降;升高温度(ET)显著抑制高、低密度下红桦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CO2(EC)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2种密度条件下均不同程度升高,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降低;ETC条件下,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2种密度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脲酶活性在高、低密度条件下对ETC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结果.  相似文献   
6.
干热河谷区不同坡位引种巨菌草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因高温和干旱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该区域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成为一大难题.以引种栽培的巨菌草为对象,研究了干热河谷核心区不同坡位巨菌草根系生长特征,分析了该物种在干热河谷区的生态适应性和引种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引种试验,巨菌草在所选区域的上、中、下坡位均能正常存活和生长;巨菌草根系平均直径、生物量、C含量、C/N质量比及C/P质量比随根序等级的增加而增加,比根长(SRL)、根长密度(RLD)、根体积密度(RVD)、根表面积密度(RSAD)、N含量、P含量及N/P质量比随根序等级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坡位各等级根序根系生物量、直径、RLD、RVD及RSAD均表现为中坡下坡上坡,SRL表现为上坡下坡中坡;不同坡位各等级根序根系C含量及C/P质量比表现为下坡上坡中坡,N、P含量及N/P质量比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C/N质量比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总体来讲,巨菌草在干热河谷地区各坡位均能正常生长,中坡坡位的巨菌草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在国家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但脆弱的生态环境与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期的植被破坏与生态系统功能持续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水体污染加剧、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全球变化等正在威胁着该区的生态安全。因此,生态与增产增收双赢共建、水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补偿机制、全球变化减缓与适应及跨省(市)的大跨度多学科交叉整合研究被认为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土壤生态位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生态位的概念及类型,并认为,(1)生态入侵与物种对土壤生态位的竞争排斥作用密切相关;(2)土壤肥力是土壤生态位的表现形式;(3)土壤生态位是土壤与生物(尤其是植被)协同进化的产物; (4)土壤生态位理论对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及生态农业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简要概述了中国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特点,并从土壤生态学角度探讨了中国森林土壤生态建设的基本生物学途径和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因而受到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而土壤酶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不仅可以监控生态系统的变化,还可以提供给资源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作为战略和方法制定的科学依据。但目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酶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研究的作了概括,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