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动态接触角与接触线上的应力奇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经典的Moffatt解, 通过引入接触线特征参数λ′, 给出了接触线上的黏性剪切应力, 导出了动态接触角和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关系, 解释了文献中两种不同测量方法所得静态接触角不一致的现象. 理论所揭示的动态接触角和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关系曲线和以往文献中的曲线形式基本一致. 通过和Hoffman试验数据的比较发现: λ′与流体性质无关, 是表征壁面性质的特征参数. 初步探讨了λ′的数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使用Bridgman单向冷冻实验对毫米量级刚性颗粒与界面的相互作用进行可视化研究,观察到低速冷冻、中速冷冻、高速冷冻下三种不同现象.经典润滑理论指出,颗粒与界面之间总是存在极小的间隙.颗粒被推挤时,周围流体会流入到此间隙中,以供应相变过程中的界面成长.低速冷冻时界面首先要克服底面摩擦力才能推动颗粒;中速冷冻时颗粒周围的水有足够的时间补充到颗粒与界面的间隙中,颗粒可被界面持续推挤;高速冷冻时此间隙来不及补充液体,颗粒被界面包陷.低、中速冷冻时,界面呈直线;高速冷冻时,界面出现大量针状冰晶,界面表现出在液体底表和上表面不同步的斜面,差异宽度会随冷冻速度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汽泡扫荡现象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速摄像观察记录细小铂丝上过冷核态沸腾过程, 发现存在汽泡往返扫荡现象. 描述了汽泡往复扫荡现象的一般过程特性和主要特点, 探讨了扫荡引起的沸腾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以及对换热的影响, 提出了不对称温度场驱动模型并对汽泡扫荡现象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4.
使用Bridgman单向冷冻实验对毫米量级刚性颗粒与界面的相互作用进行可视化研究,观察到低速冷冻、中速冷冻、高速冷冻下三种不同现象,经典润滑理论指出,颗粒与界面之间总是存在极小的间隙,颗粒被推挤时,周围流体会流入到此间隙中,以供应相变过程中的界面成长,低速冷冻时界面首先要克服底面摩擦力才能推动颗粒;中速冷冻时颗粒周围的水有足够的时间补充到颗粒与界面的间隙中,颗粒可被界面持续推挤;高速冷冻时此间隙来不及补充液体,颗粒被界面包陷,低、中速冷冻时,界面呈直线;高速冷冻时,界面出现大量针状冰品,界面表现出在液体底表和上表面不同步的斜面,差异宽度会随冷冻速度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污泥性质、胶羽结构与处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污泥处置近来已成为极重要的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污泥处置研究发展现况,论述了各种类型的污泥与其组成颗粒的特性、结构和污泥处置中的各种重要程序,并进一步讨论了污泥的后处理,如杀菌、水解、热处理与资源亿等,以及近年来对污泥胶羽结构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国际污泥研究现状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泥正在急剧增加 ,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扼要讨论污泥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现状 .首先简单介绍污泥的各种类型与其组成颗粒的特性和结构 ;而后再对污泥处理中的几步重要程序 ,包括调理和脱水进行了说明 ;最后涉及污泥的后处理 ,如杀菌、水解、热处理和资源化等问题也作了阐述 .  相似文献   
7.
以简化单方向瞬态模型,探讨在中国地区以自然冷冻/融化法处理上/下水污泥之可行性.首先收集1960~1990三十年间中国大陆数个主要城市气温资料,并据此计算不同污层于单方向冷冻及单方向融解过程的所需时间,由此推知各大城市以天然气候进行冻融法处理污泥的可行性,并求取处理污泥层铺设厚度与所需面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