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鸿山贵族越墓出土精美原始瓷的器质和产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2005年6月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和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无锡鸿山开发区范围内发现了由7座贵族墓构成的越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随葬器物极为丰富和精致,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些珍贵的陶瓷样本对研究我国陶瓷科技发展史,尤其是瓷器的起源等问题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采用多种测试技术和多元统计方法等对鸿山越国贵族墓中出土的陶瓷标本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并通过与浙江各地出土的原始瓷和东汉晚期越窑青瓷的比较研究,对这批备受关注的精美原始瓷是否已经属于成熟青瓷而改写了中国瓷器发明史,以及产地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2.
结合近年来我国浙江跨湖桥遗址、德清原始瓷窑址、上山文化遗址、江西鹰潭角山商代遗址、江苏无锡鸿山越墓、广州南越王宫苑遗址等出土的陶瓷标本、窑具的研究积累,对我国瓷釉的起源同陶器"陶衣"和"窑汗"现象的密切关系,早期不同种类原始瓷釉的形成和特点,以及瓷釉发明的核心条件等,本文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器型结构特征古瓷传统鉴定中重要信息之一,本文以五代、宋、元时期著名景镇湖田窑所产撇口为例,探了古瓷器型结构特征数字化提取方法,充分利用Matlab等数学方法在图像增强、边缘提取、曲线拟合等方面大优,提升基于传统经验积累、通过目测感官古瓷类文物传统鉴定模式准确性和有效性,以结合当前在古瓷科技鉴定领域中逐步应用推成分数分析法、热释技术等方法,使古瓷类文物科技综合鉴定系统到进一步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横岭山先秦墓葬群的发现被评为200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出土的大量陶器和原始瓷标本对研究我国广东地区的古代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些珍贵标本的系统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能测试,采用多元统计等数据处理方法,揭示了广东地区古代陶瓷发展不同于我国其他南方地区的显著特点,以及其阶段性的组成模式和独特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我国瓷釉起源可能存在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