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针对目前配电网普遍存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该文在系统分析各环节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能耗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低压线路损耗所占比例最大,且随着不平衡度增加损耗增速增大;变压器损耗量虽然较大,但不平衡对变化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高压线路损耗所占比例最小.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不同平衡调节技术特点及平衡效果,提出了换相开关与SVG技术相结合综合补偿方法,此种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改善低压线路损耗,同时可实现配网平衡的最优调整,并进一步通过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对电网运行带来的影响和目前我国新能源消纳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出力情况的动态分时电价策略,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以实现新能源的就地消纳.以用户充电总费用最低和电网负荷峰谷差最小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用户充电需求和新能源出力等约束条件,建立基于动态分时电价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可降低电网负荷峰谷差和用户充电总费用,达到削峰填谷和消纳新能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解决雾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规模引入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而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会给互联电网带来强随机扰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隧道的多智能体新算法——PDWoLF-PHC(λ)算法.该算法基于变学习率,有效获取最优控制,可解决传统集中式AGC难以解决的新能源及分布式能源大规模接入互联电网所带来的随机扰动问题,促进新能源与电力系统兼容.对改进的IEEE标准两区域负荷频率控制电力系统模型、智能配电网模型以及华中电网模型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可减少碳排放,提高新能源利用率,与已有智能算法相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及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