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垄断是指企业或其他组织利用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在经济活动中对生产和市场实行排他性控制,从而艰制、阻碍竞争的状态或行为。在理论上,垄断分为合法垄断和非法垄断、独家垄断和协议垄断等。其构成要件为:(1)主体要件为依法取得市场支配地位或优势地住的企业或集团(包括经济行政部门),主要是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2)主观要件是行为主体主观上有过错或过失;(3)客观要件须在一定的交易领域内以单独、合谋或其他方式占有市场过多份额或有实质性的限制竞争的行为,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4)客体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对象是同一竞争领域中的竞争(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消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情况的观察和反思,提出了疫病防控决策须考虑的主要问题,认为疫病防控应有可传染性思维、流行病学思维、成本-效果思维、爱心抗疫思维、疫期法治思维等5种思维,主张建立疫情早期防控和失控阶段防控两套标准,以期辅助科学决策、理性施策,有效减轻疫情发展及防控带来的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损失。  相似文献   
3.
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法律制度,一直在探寻一条补充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独特路径,而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是国际上通过行政手段补充保护药品知识产权的典型。基于此,本研究以行政主体的义务为切入点,比较两种制度的权利特征、立法目的、授权条件、授权基础和义务标准,指出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存在市场管理和法律适用方面的不足,建议通过向行政主体苛以“更广范围和更高标准”的义务来补充保护中药企业的创新成果,激发中药企业的创新热情,实现该制度与其他知识产权制度的互补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专利数据库,利用专利计量、专利指标组合分析法以及Citespace对生物增材制造技术发明专利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生物增材技术已进入成熟期,产业技术发展在地域上仍保持着以欧美为技术输出重镇,部分亚洲国家为热门技术布局地的格局,但中国在亚洲国家中已不仅是重要布局地,同样也是主要的技术产出地。进一步分析地域创新能力,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国是该技术领域的后发潜力地区。从技术发展演进路径来看,该领域关键技术已分化为基础型与应用型两大类,四种应用型技术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热点。中国的发展策略应是在充分吸收并改进基础型技术的基础上,尽可能在应用型技术这一弯道实现超车,以取得该领域内的新制高点;同时利用政策杠杆,有重点地引导并加强海外专利布局,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协作研发,尽快出台相关产品分类监管的法规文件。  相似文献   
5.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近现代技术创新与传统知识的技术创新属于不同性质的事物,两种技术创新无论是概念和属性上,还是两种技术创新在本质特点、创新模式、发展趋势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当采用不同价值取向的法律制度对二者分别进行调整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医学和以中药为基础的天然产物是现代药物重要的研究对象和一系列成果的来源,从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竞争的角度看,保护中医药公有知识是一项艰巨且极富挑战的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竞争局势和印、日、韩、欧美专利战略对中医药发展所形成的围剿态势,提出应该建立一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层面的防御与攻击密切结合的实战性试点项目——"351工程"。其中"3"是指建立3个数据库,"5"是指做5件事,"1"是指建立1个工作团队。本文就其紧迫性进行了讨论,认为天然药物行业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必须打赢、能够打赢的领域。抛砖而引玉,本文如能对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有点滴参考,将是作者莫大的荣幸!  相似文献   
7.
对道地药材的认知首先要分析其无形资产的内涵。运用知识产权的基本原理和法学理论,根据道地药材的基本属性,论述了道地药材的名称是知名商品中的特有名称;道地药材本身是我国具有优势地位、具有一定稀缺性的生物遗传资源;道地药材中包含着市场经济下医药经营者拥有的专有技术;其蕴含的传统药物知识属于典型的传统知识。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医药学科自身的特点,论述了中医药技术创新的种类划分及其法律保障问题。并且指出:中医药的的技术创新可分为中医药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利用中医药知识的技术再创新。法律在鼓励人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利用中医药知识的同时,也应保持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有利于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创新法律环境,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