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不同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循环养殖系统和非养殖系统下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及其肠道为研究对象,在养殖30d后采集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样品细菌16SrRNA基因V3+V4区,通过RDP11.3、Greengenes13.8、NCBI 16S Microbial和Customized batabase等数据库进行分析,阐述循环养殖系统的意义和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养殖期间,不同养殖系统凡纳滨对虾均正常存活。将原始序列优化后对Clean序列进行分析,非循环系统下水体优质序列百分比约81%,肠道中约89%;循环系统下水体优质序列百分比为92%,肠道中为94%。两种养殖系统下水体和肠道细菌在纲水平占绝对优势的是变形菌纲,但各菌群丰度不同;不同的Alpha指数显示出物种间的差异性;通过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不同养殖系统改变了凡纳滨对虾生境中的物种及发育关系,间接阐述微生物在养殖生境中的作用和意义。【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揭示不同养殖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的差异以及多样性,对于凡纳滨对虾实际养殖具有指导作用,对阐述养殖过程中微生物和相关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丁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对虹鳟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单一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均能提高虹鳟血清总蛋白及葡萄糖含量(P0.05),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P0.05);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显著提高虹鳟血清ACP、T-AOC、CA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且凝结芽孢杆菌T2比丁酸梭菌T1效果好(P0.05);复合益生菌制剂显著提高了虹鳟血清补体C3含量,间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益生菌制剂提高了虹鳟机体的抗病力,其中复合益生菌制剂组累积死亡率最低(23.1%,P0.05),免疫保护率最高(66.6%,P0.05). 综上所述,丁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均对虹鳟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的海洋资源大省,广西的海洋生物制药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潜力。本文阐述了广西海洋生物制药产业目前在科研、开发和生产方面的现状,并对广西当前在海洋生物制药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确定广西的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策略提供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内外成功经验,分析广西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制药产业的现实可行性,从提高认识,把握原则及采取相应对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实现弧菌药物敏感性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及灿烂弧菌3种弧菌为试验菌株,在Mueller-Hinton(MH)培养基基础上通过添加鱼肉蛋白胨及调节无机盐离子浓度,优选弧菌的增菌液。同时利用阿尔玛蓝作为颜色指示剂,选择11种水产常见药物并设置8个倍比稀释的浓度梯度,结合运用海藻糖作为包被保护剂,制备弧菌快速药敏检测微孔板,板内设有药敏检测区、生长对照区及质控区。【结果】利用药敏微孔板法及传统的试管稀释法分别对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及灿烂弧菌进行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微孔板法测定的所有药物对3种弧菌的MIC值与试管稀释法完全吻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药敏微孔板法能够实现对3种弧菌药敏特性的快速、简便、准确检测,研究结果将为水产病原微生物的现场快速选药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杀鲑气单胞菌溶血素和菌毛蛋白能否作为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本研究针对前期分离的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masoucida, ASM),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其进行重组表达,免疫虹鳟后检测其免疫保护效果与诱导的免疫应答特征。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虹鳟抗灭活ASM血清可与2种重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说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重组溶血素、重组菌毛蛋白及两者混合物免疫对虹鳟的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age Survival, RPS)分别为64.6%、37.5%和75.0%;ELISA检测发现,重组溶血素和重组菌毛蛋白单独免疫以及两者混合免疫均能有效诱导虹鳟产生抗各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在免疫2周后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混合免疫组虹鳟血清中抗重组溶血素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重组溶血素单独免疫组,但其诱导产生的抗重组菌毛蛋白抗体水平与重组菌毛蛋白单独免疫组无显著性差异;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3个免疫组中IL-6、IL-8、TCR及CD4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其中重组溶血素与重组菌毛蛋白共免疫组中IL-6、CD4、MHC-Ⅱ及IgM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免疫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溶血素对虹鳟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且提示重组菌毛蛋白具有开发成为佐剂分子的潜在价值,该结果可为杀鲑气单胞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阐述南非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中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本研究基于HE染色组织切片、高通量测序、Biolog ECO技术,探讨工厂化养殖模式中南非斑节对虾肠道组织结构形态、菌群特征及肠道微生物代谢活性。结果显示,南非斑节对虾肠道组织结构类似于凡纳滨对虾,肠壁结构薄且清晰,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微绒毛排列整齐、致密,外层结缔组织厚,可见血窦分布。通过Operational Taxonomy Unit(OTU)数量、Chao 1、Simpson、Shannon指数呈现了南非斑节对虾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测序数据合理;肠道菌群结构中门类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目水平中含量最高的是红杆菌目Rhodobacterales,其次是浮霉菌目Planctomycetales;属水平上含量表现为unclassified鲁杰氏菌属Ruegeria玫瑰变色菌属Roseovarius等,物种热图分析呈现相同结果。通过平均吸光值(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显示肠道微生物代谢活性总体变化趋势,24h微生物代谢活性较弱,随时间的延长,代谢活性逐渐增加,直至144h后趋于平稳。本研究分析了南非斑节对虾肠道特征,为后续研究及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走廊转角疏散模型的基础上,将房间人员密度设置4种情况,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FDS+Evac模拟了不同转角角度,不同圆角半径的走廊转角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过程。研究表明:走廊转角角度从O°增加到90°,疏散时间先增长然后缩短最后又增长。同条件下,圆角疏散能力优于折角。圆角半径大小对人员疏散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建筑走廊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黄苷(Rhein)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规律,并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方法】以5 mg/kg剂量的大黄苷一次性肌肉注射凡纳滨对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在凡纳滨对虾血淋巴、肝胰脏、肌肉和鳃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变化,并通过3P8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特征。【结果】大黄苷在4种组织里的达峰时间(Tmax)较早,分别为0.17 h、2.73 h、0.44 h、0.23 h;消除半衰期(T 1/2Ke)较短,分别为2.13 h、2.36 h、3.12 h、3.72 h;在房室模型选择上,大黄苷在4种组织中的最适药动模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结论】肌注大黄苷后,药物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吸收快、清除能力强。大黄苷在凡纳滨对虾鳃部的浓度较高,这为利用其治疗凡纳滨对虾烂鳃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盐度梯度下非洲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盐度耐受性,本研究测定了盐度胁迫下对虾生长、渗透、抗氧化及消化指标的变化.实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20,30,40,50),以30盐度组作为对照,进行为期35 d的喂养实验.实验结束时计算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特定生长率(S...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实验基于中草药药物功效与配伍原则,研制出一种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YLK),配方包含黄芪、茯苓、党参、蒲公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金银花、玉竹、甘草、五味子等;将复方中草药分别以1%(W∶W)和3%(W∶W)的添加量拌入基础配合饲料中,连续投喂牙鲆30d,然后用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攻毒,分别于攻毒后24h和72h取鱼血清进行免疫相关酶活性测定,同时在攻毒后6,12,24,48,72h取鱼脾脏进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并观察记录鱼体的累计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在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后24h和72h,3%中草药添加组的牙鲆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仅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1%中草药添加组除ALP活性以外,其他3种酶活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同中草药添加组鱼体血清酶活整体上差异不显著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各投喂组牙鲆脾脏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TCRα受体及C型溶菌酶基因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而2个中草药投喂组牙鲆在感染后多个时间点的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单独投喂饲料组的牙鲆(P0.05);添加3%中草药和1%中草药对牙鲆抗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34.2%和26.3%。研制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效果,能显著提高牙鲆抗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能力,研究结果将为水产养殖中草药防病技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