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带电点粒子的正常自旋磁矩,导出在最小电磁耦合时自旋S的点粒子的g因子普遍为 g(S)=1/S。对于非最小电磁耦合的情形,讨论了SU(2)×U(1)电弱统一理论中的W粒子,给出W粒子的g=2。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物质微观世界是由粒子所构成,粒子物理在上一世纪60年代以来取得的重大进展是建立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目前为止,它被几乎所有的精确的加速器实验结果所支持.标准模型概括了物质世界是由61种或62种微小的粒子构成,它们之间的原始相互作用有4种.观察到的物体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各种原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就是一个带负电的粒子,质子和中子属于"强子",都是由多个现在称为"夸克"(quark)的粒子组成的复合体.夸克和反夸克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组元,但是单个的夸克或反夸克不能独立地自由存在,他们都是以构成强子的组成粒子的形式存在.所有的物质粒子之间都有"引力相互作用",各种粒子分别还可以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粒子世界概要AnOutlineoftheParticleWorld¥//高崇寿(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北京100871)一、粒子及其运动特点人类在探索自然的奥秘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微小结构。本世纪初以来已经逐步弄清楚了: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略地概述了近来所提出的层子层次的火球模型的基本思想,这一模型将能很好地解释有关超高能宇宙线实验中的一些新现象,如次级粒子平均多重数,随S~(1/2)上升,平均横动量随S~(1/4)上升,强子空间分布的“多心”结构……等。这一模型还能给出有关次级粒子的纵动量P_N和横动量P_以及大小火球的次级粒子多重数,粒子动量分布等,能和实验做进一步比较的预言。这表明在超高能宇宙线实验中将能探测到是否有亚层子存在的信息,同时还表明现有超高能宇宙线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些新现象有可能提供这类信息。  相似文献   
5.
物质微观世界是由粒子所构成,粒子物理在上一世纪60年代以来取得的重大进展是建立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目前为止,它被几乎所有的精确的加速器实验结果所支持。标准模型概括了物质世界是由61种或62种微小的粒子构成,它们之间的原始相互作用有4种。观察到的物体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各种原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链模型为基础,认为各类反应中产生的链具有某种普适性,提出了一种相对论的断裂衰变机制描述多重产生过程。通过Monte Carlo计算,模型结果在“多重数”和“多重数分布”方面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链模型为基础,认为各类反应中产生的链具有某种普适性,提出了一种相对论的断裂衰变机制描述高能多重产生过程。通过Monte Carlo计算,模型结果在“多重数”和“多重数分布”方面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高崇寿 《科学通报》1964,9(11):1001-1001
除了η(548)与ω(782)以外,实验显示3π系中还可能存在两个共振态。即质量为 m=(625±25)Mev 宽度为Γ=100Mev 的α共振及质量为m=(1,000±10)Mev 宽度为Γ=(120±40)Mev的共振,暂且称之为β共振。α共振的荷电态( -)及中性态( -0)同时被观察到,而β只在3π组合(0 0-)中发现,在(-- )与( -)组合中也有存在的迹象。没有在带双重电荷的3π系中观察到相应的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它们都是同位旋 T=1的粒子,记为α_1及β_1。如果这两个粒子确实存在,它们分别至少属于SU_3群的八维表示。此时必有其他相伴随的共振态  相似文献   
9.
W~±粒子和Z~0粒子的发现是震惊国际粒子物理学界的重大事件,因为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对弱相互作用的理解, 而且大大鼓舞了物理学家去研究更大的统一。为此,本刊6卷7期发表了《W~±中间玻色子的发现》一文.本期又发表《Z~0粒子发现前后》一文,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弱电统一理论建立的经过,Z~0粒子发现前后的情况,以及中间玻色子的发现对理论研究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近年来实验发现了许多介子共振态。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它们的衰变末态来判断共振态的量子数。Henley和Jacobsohn曾给出了奇异数S=0,同位旋T≤1,自旋J≤2各种可能的奇异数S=0共振态衰变到多π系末态的性质,利用他们给出的表,有助于通过衰变的多π末态来判断共振态的量子数。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两年来发现了一系列质量大于1BeV的介子共振态,例如φ(1019),f(1256),(k_1~0,K_1~0)(1040)。B(1220)和(K_1~0K~±π~?)(1410)等共振态.可以预期,今后还将遇到更多的质量大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