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七大内陆含油气盆地之一(详见图1)。柴达木盆地的第四系生物气,是盆地中东部三湖地区第四系自生自储的生物成因甲烷气,产层埋藏深度多在2000米以内。作为高原盐湖相砂泥薄互层的三湖第四系沉积地层,以其沉积疏松未成岩的特殊地质条件、中浅埋深的高丰度气藏、规模最大的生物气田以及高品质的纯正甲烷而备受国内外油气勘探研究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小层划分与对比是油田开发方案实施的基础,常用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根据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在大分层的的基础上,采用准层序法、准层序组法、并结合等时法、切片法对砂西构造N1—N12油藏进行了小层划分与对比。从油水关系与小层划分的对比结果来看,采用这一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混采油井分层产能的确定通常用生产测井、分层测试及示踪剂跟踪方法,但它们成本高、周期长,对窜层油井不适用,且对流速低和窜层油井不适用,有时还需在关井停产条件下进行,作业过程中还易伤害油层。介绍了一种产能监测的新方法—原油色谱指纹法,利用单层原油色谱指纹差异及井口混合原油的指纹变化特征,配合室内原油配方实验,求得混采井分层产能贡献。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比例二元及三元原油配方与指纹计算的误差在10%以内,指纹计算结果与生产测井的误差在15%以内,可用来计算混采油井分层产能贡献,监测油层出力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