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正>这篇耗时4年的论文发表后,鲍芳琳并没有过分惊喜。他坦言,很多情绪已经在两年的审稿过程中被逐渐磨平。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后,鲍芳琳边开车边哼起了小曲儿。“自由”的一天开始了。这时,手机收到一则信息,他和妻子同时欢呼起来,《自然》封面投稿终于收到了修改的回复。近日,《自然》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这项可以在黑夜看到白天景象的夜视技术成果。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助理教授鲍芳琳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相似文献   
2.
"爱我中华",这是李德仁的曾祖父留下的家训首句.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将这种爱国精神根植于心,力践于行. 对于入选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李德仁感到非常光荣,也倍感责任重大."我们只是一个代表,代表了为国家建设、为国家过去100年和未来100年任务作出贡献的中国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3.
“爱我中华”,这是李德仁的曾祖父留下的家训首句。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创者,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将这种爱国精神根植于心,力践于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