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9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异常活跃,特别是境外著名的跨国公司和许多投资银行,以各种名义成立“中国基金”,力图以资本渗透的方式,抢占中国市场份额,在基金的高回报率的吸引下,境外大量游资筹措到这些基金的旗下,少则1亿美元,多则数十亿美元。这些基金的投资方式多是直接投资,除对现有的企业进行参股合资外,也有兴趣兴办各类大中小型中外合营企业。对如此巨大的资金管理和投资操作,以往的外商代表处已不能胜任。从法律角度来说,代表处不是企业法人,无权签署合同,不能直接从事各类经济活动,更不能直接投资项目。由于以上种种限制,外商力求在国内寻求建立经济上更有活力,操作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样本数据评价瓦斯爆炸发生的危险性大小。方法 通过检索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历史数据,分析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运用事故树分析法研究数据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和风险辨识,通过层次分析法并引入博弈论组合方法优化权重的计算,对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危险等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得出煤矿瓦斯防治的安全等级,以及各不安全因素结构重要程度的量化数值。结论 结合各类危险程度不同的不安全因素对整个煤矿瓦斯预防安全管理体系做出安全评价,为事故的预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最早的两台加速器——700KeV和2.5MeV质子静电加速器建造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叶铭汉院士讲述了自1946 ~1974年间采购、研制、建造、改进和运行这两台加速器的历史.其间涉及赵忠尧美国之行筹集加速器部件的前前后后,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变迁及静电加速器组的成立、人员组成和工作情况,赵忠尧、钱三强等老一辈物理学家对发展中国加速器事业的贡献,加速器建造中所培养的人才和每个人所做的贡献,静电加速器对中国发展“两弹”所起的作用和它们最后的归宿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所掌握的物理学史料,在简要回顾固体物理和表面物理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叙述肖克莱对表面能级的描述、表面态的最早认识和半导体表面特性研究,尤其是对开启了半导体电子时代的大门的半导体PN结表面特性的开创性研究.时至今日,PN结表面的研究还在继续.为了重新认识肖克莱对表面物理的贡献,在肖克莱诞辰100周年纪念之际,特撰此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测量工作中全站仪和GPS功能的比较,提出了二者结合使用的想法,并在实际工作进行了使用。  相似文献   
6.
王晓义 《科技资讯》2007,(17):72-72
本文介绍了光面爆破技术.  相似文献   
7.
从1957年到1977年,中国高能物理加速器的设计方案历经了“六上六下”的波折.1977年11月第7次上马的高能质子加速器工程——“八七工程”在1980年底遭遇下马.在以张文裕为首的高能物理学家们的努力争取之下,经邓小平批准,保留和利用“八七工程”预制研究的余款,经过一番分外曲折的探寻,借助中美高能物理合作的有利条件,正确采纳李政道、潘诺夫斯基等人关于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议方案,几经论证最终选定了中国高能加速器的建设方案——正负电子对撞机,奠定了中国高能物理在世界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标志,高技术带动是当下各国谋求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的主要方式。大科学工程是高技术群的集中点,通过国际合作发展服务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大科学工程来实现高技术群带动作用是一条有效途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作为我国首例国际合作建设的大科学工程,其高技术带动作用已经显现。本文以此为案例分析和探讨了大科学工程的高技术带动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9.
赵忠波  王晓义 《科技资讯》2007,(17):223-223
在不同的煤层倾角下,对倾斜长壁与走向长壁开采工艺进行可靠性分析,从而得出对应煤层不同倾角范围应选择的采煤工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