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川,素称"火井之乡".火井,即天然气井.古书上对天然气的称呼还有很多,如阴火、阴气、地火、火泉、火龙、煤气、圣灯…….我国古代有火井和气苗的地方很多,但以四川最为有名.现举几条史料如下:西晋张华《博物志》载:"临邛(今邛崃县)火井  相似文献   
2.
向沙漠开战     
沙漠有一副严酷的面貌。在某些人的头脑里,沙漠简直成了荒凉、寂寞、干旱的同义词。地球上,几乎到处都有沙漠。在非洲,沙漠的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地球上沙漠最多的一个大陆,著名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就在那里。澳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的西南部,也是沙漠分布较广的地方。至于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陕西等省区境内,据统计,沙漠的面积约有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0%以上。沙漠,随风吹移,它往往湮没村庄、农田、道路,给人们带来严重灾害。蜿蜒在陕西省北部的万里长  相似文献   
3.
1986年1月5日,是丁文江逝世50周年纪念日,特发表此文,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4.
缺水怎么办     
许多地方都缺水地球上的水很多。如果在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是蓝色的,因为地球的大部分地方都被水覆盖着,这就难怪人们把地球称做“水的行星”了。地球上的水不仅广泛地分布在地面上的江河湖海中,在地底下,在大气中,也都有水分布。正因为水很多,以前人们都以为水和空气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并不把它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看待。然而近些年来,水荒不断地在  相似文献   
5.
美国和苏联都曾宣称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口油井的开凿者.美国说,狄立克于1859年5月在宾夕法尼亚州泰塔斯维尔打出的一口21.69米深的井,是世界上的第一口油井;苏联认为,沙皇手下的矿务官谢苗诺夫于1848年在黑海沿岸的比比和埃巴德两地边境上所打的井,才是世界上的第一口油井.实际上,世界第一口油井的开凿者,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苏联人,而是我们中国人. 我国明代学者曹学佺在《蜀中广记》里写道,“国朝正德末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则焰弥甚;扑之以灰则灭.作雄黄气,土人呼为雄黄油,亦曰硫磺油.近复开  相似文献   
6.
1987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北大教师用上天然气》的消息.消息说,北京大学1000多户教职工,于12月28日用上了天然气.北京大学建校已经  相似文献   
7.
奇人奇书——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末年,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不管是骄阳似火的酷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他都涉泉流、穿丛林、攀危岩、历绝壁,行进在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之间,探索着大自然的奥秘.每当"金乌"西下,"玉兔"东升的时刻,这位徒步跋涉了一天的旅客,在危垣破壁之下,借着点燃枯木败草的微弱亮光,还不停地写着、写着……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他每晚不辞辛苦写下的一部分手稿,就是现在闻名世界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和他的游记,一直被后人赞叹为"奇人奇书".  相似文献   
8.
东阳火腿     
东阳位于浙江省中部,火腿是这里的特产。外地人提起火腿,只知“金华火腿”,谁知“金华火腿出东阳”。过去东阳是金华地区管辖的一个县,属于金华地区的金华、东阳、永康、义乌、浦江等县,都有火腿出产,但其产量以东阳出最多,质量也以东阳最好。东阳的农民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猪,这里的人历来把养猪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项目。  相似文献   
9.
酒,是宴请贵宾,招特良朋,亲友团聚,欢庆佳节不可少的佳品.我国酿酒业历史悠久,各种名酒,遍布全国,都以各自的特色誉满中外,深受人们的欢迎.常言道,"水是酒的血液","名泉必有佳酿".《札记·月令·仲冬》中就指出"水泉必香".都是说,水是酿酒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也告诉我们,地有名泉,必有佳酿.  相似文献   
10.
一、世界上最早开凿水井的国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这是我国极早的一首歌谣——《王壤歌》。它不但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劳功人民怡然自得的风度,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那个时捩,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凿井,开采和利用地下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