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11年12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承办的"产业论与产业创新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构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性技术的基础性、共享性等特点揭示产业共性技术与企业专有技术是两个层次的概念,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是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专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对上述区分以及共性技术的外部性、风险性、集成性等特点认识不清,我国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中传统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存在缺失。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参与将是平台构建的主要模式。深圳市传统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案例表明,地方研究院平台与行业协会平台是两种可行的组织形式,但也存在平台升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是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他在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中,大量使用了实践的术语,把实践的概念引入自己的学说。由于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关于实践有种种不同的表述,因而人们对费尔巴哈实践概念的含意也有颇多争论,在有关论著和教科书中,一般是将费尔巴哈关于实践的各种论述分几点罗列出来,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费尔巴哈的学说不够严谨,特别是在实践问题上极为混乱而造成的。我认为,这种做法,没有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费尔巴哈的思想,没有能够在纷纭繁杂的现象中把握住费尔巴哈学说的本质特点。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他在不同的时期,对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