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损毁了大面积土地,将采煤沉陷区开发为建筑用地是缓解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瓶颈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采煤塌陷区城镇建筑物建设过程涉及的老采空区探测-地表残余变形预测-采动地基稳定性评价-采空区地基加固-建筑物抗变形措施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采煤塌陷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塌陷地复垦土壤特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野外取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土壤特性,以及矸石复垦和就地取土复垦地复垦5年的土壤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采空区地表塌陷引起的附加坡度是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从5年的复垦效果来看,复垦可有效改变土壤退化趋势,且就地取土复垦土地土壤特性优于矸石复垦土地;两种复垦耕地还存在着影响土壤生产力发挥的不利因素。建议通过增旆有机肥、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采取适宜的农业措施可有效促进土壤各肥力要素的形成,提升土壤肥力水平、恢复土壤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李树志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6):20-21,23
“矿区复垦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是由煤炭、有色、冶金等行业共同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该项目涉及环境与资源领域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是我国土地复垦技术领域率先申报成功的国家重点项目。该项目共分解为6个课题,“采煤沉陷区地基处理与工程建设技术开发”和“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与农业生态再塑技术开发与应用”,是其中的第一和第二个课题,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承担,联合中国煤炭行业著名复垦专家和主要研究单位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和“三角债”的困扰,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困难。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作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同样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通过认真学习邯钢经验,不断探讨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对于正确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将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建筑复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对采煤沉陷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老采动区地基的活化机理、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地表建(构)筑物抗变形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近些年来,建筑复垦理论与技术在我国采煤矿区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促进矿区城镇化建设,实现矿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倾斜煤层伪斜开采围岩变形规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雄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伪斜开采,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基本顶和直接底的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基本顶变形在伪斜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上段持续时间长,速率增加快,破坏高度高,范围扩展到回风平巷外侧,下沉垮落区最终呈非对称拱形,拱顶约位于工作面中上段正上方;直接底在工作面处各分段处于底鼓不同阶段,下段开采压力集中释放,底鼓速率快速增长且稳定在较高数值,对底板破坏严重.以上原因在于矸石沿伪斜滚落堆积形成充填带,对工作面下段围岩变形起到抑制作用,而上段顶板在开采过程中悬露空间不断加大,膨胀卸压不受约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