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生命信息学研究的若干成果,包括信息二重性理论、生命信息进化论以及宇宙信息四雏模型等;并以此作为基础,提出一种在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理解生命的方式。作者把“熵增原理”移植到信息学,把薛定谔说的“吃进负熵”推广到“学进负熵”。于是,两类“熵增”指向生命的死亡和毁灭,而两类“熵减”则指向有机体繁殖和生命进化;两种倾向的竞争演绎出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闫学杉副教授于1999年在《科技导报》第八期上发表一篇文章---《关于21世纪信息科学发展的一些见解》(以下简称闫文) ,在国内信息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我们在编印《信息哲学、一般信息论及生命信息学论文汇编》第一集时 ,全文转载了闫文。该文对促进我们关于生命信息学及信息科学基础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湖北大学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信息学科组的基础上 ,于近期又成立了信息科学研究中心 ,我们提出了关于信息科学基础研究的基本框架 ,包括8个方向及28个相关选题(见本文附录) ,作为中心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对构成选题框架的基本思想给出一个简要的说明 ,提出一些初步认识 ,作为深入研讨的引论。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闫学杉副教授于1999年在《科技导报》第八期上发表一篇文章———《关于21世纪信息科学发展的一些见解》(以下简称闫文) ,在国内信息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我们在编印《信息哲学、一般信息论及生命信息学论文汇编》第一集时 ,全文转载了闫文。该文对促进我们关于生命信息学及信息科学基础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湖北大学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信息学科组的基础上 ,于近期又成立了信息科学研究中心 ,我们提出了关于信息科学基础研究的基本框架 ,包括8个方向及28个相关选题(见本文附录) ,作为中心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