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国内关于技术商品的价格构成要素和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成熟于最近几年。专家学者针对技术商品的特征属性提出了三大类评估模型,并延伸了一些研究方法。这些模型和方法理论上的弹性修正渐趋完善,但实际应用中却遇到很多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跳出已有模型的定性界定和定量测算,对技术转移中的合理定价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的企业和相关组织:一是垂直角度的供应商、分包商、咨询机构等;二是水平角度的拥有相似技术、劳动力市场或企业战略的竞争(或合作)者,三是提供知识与技能、制度供给的专有性的准公共服务部门,如大学、国家实验宰、政策制定者等。在波特的结构模型中,创新服务在产业集群的有效性中起到重大作用,创新是产业集群保持活力与发展的核心。为此,作者研究了芬兰国家产业集群创新服务机制的相关经验,值得上海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