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科学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技术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技术哲学--技术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社会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社会哲学--社会是被社会地建构的。  相似文献   
2.
技术统治论:从空想到科学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与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解读相比,马克思传统的科学性解读在国内的处境及研究与它的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那么作为一种科学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在国外的研究处境如何呢?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在国外访学期间,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发现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了如下共识:将实践范畴作为严整的(社会)科学探索;马克思传统中的科学研究与哲学升华的相互依赖;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及辩证法对于唯物史观的逻辑优先性;严整的(社会)科学探索作为哲学理解的基础性地位等。在此基础上,国外形成了几种代表性的研究领域: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科学哲学思想的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哲学在前苏联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际和共产国际之间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延续;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初步探索等。  相似文献   
4.
对科技霸权主义的批判在于深描其“理性狡诈”:打压竞争者以谋取国家利益之行为却被冠以保护正当权益的合法性旗号。因而本文不得不在知识产权法规、科技的全球政治学等非传统哲学领域去“寻找”科技霸权主义的来龙去脉和运作机理。科技霸权主义的思想实质在于滥用知识产权保护,其认识论依据源自它破坏了知识的公有性与私利性、知识共享与意识形态纠偏、科技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等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当然,“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对科技霸权主义最有力的批判是坚决实施科技自强自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弗朗霍夫模式:一种可以借鉴的知识创新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弗朗霍夫模式是德国研究机构企业化动作的成功典型。由于体制性等原因,我国研究机构的企业化改革借鉴弗朗霍夫模式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融资方式、人力资源配置具有可能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美国当今的科技成就及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历史渊源,人们或许会想到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群体,会想到贝尔实验室那样的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蒂迈欧》作为科学哲学的古典文献,其文学形式下面包裹的科学叙事困惑着一代又一代的柏拉图学者,争论古已有之并延续至今。争论的核心是这篇对话的性质:它是一部创世的史诗?还是一部形而上的哲学著述?本文通对当代《蒂迈欧》研究两种路径的评析,认为这些争论都割裂了《蒂迈欧》对话的整体性,也都忽视了核心问题——柏拉图著作是受数学刺激创作的。  相似文献   
8.
工程决策:一个值得关注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以为,工程决策是多种方案的选择问题,这种观点至少是不全面的。我们认为,工程决策的核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价值问题,工程决策的价值就是工程决策所追求的目标,是私人利益还是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一种共享的交往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者对网络社会的注意。与一般的看法不同的是,我们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真实的而非虚拟的社会,一个新的、数字化的但却以人为根基的社会,一个共享的而非精英统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宝钢的从“点菜式引进”到集成创新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创新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