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正>2014年11月6~9日,技术史学会(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第57届年会在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举行。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约300位技术史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大陆有3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除笔者外,还有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潜伟教授。本次会议分论坛主题丰富,主席圆桌会议特点鲜明,二级组织表现活跃。作为目前最具活力的科学技术史  相似文献   
2.
技术官僚统治(technocracy)①作为一个全球性现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动态。2012年3月2~3日,一个关注该现象的学术研讨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哈维·莫德学院(Harvey Mudd College)召开,主题为"工程师、精确科学家与政治进程:全球视角"(Engineers,Exact scientists,and Political Processes:Global Perspectives)。本次研讨会是2012年度"希克森-里格(Hixon-Riggs)论坛"(以下简称"希克森论坛")的主要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3.
Marie Hicks.Programmed Inequality:How Britain Discarded Women Technologists and Lost Its Edge in Computing(hardcover).Cambridge,MA:MITPress,January 2017.342 Pages.ISBN:97802620355452012年,一部名为《布莱切利四人组》(The Bletchley Circle)的BBC英剧自开播之后就广受好评。剧中虚构了二战后4名英国女性的传奇经历,她们战时曾为英国政府破译密码,在信息技术和情报收集方面拥有超强能力。  相似文献   
4.
柯瓦雷的科学思想史研究遵循着共时性视角。他对科学革命本质的认识符合共时研究的预设。他将弗兰西斯.培根截然定位到前近代世界,将实验和经验对立,回避近代早期柏拉图主义与中世纪的复杂联系。这些案例可以在共时性视角下得到辩护,反过来它们也可视为共时研究在科学思想史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2012年10月4~7日,技术史学会(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简称SHOT)第55届年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58年,技术史学会在美国成立.它对技术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主办的《技术与文化》(Technology and Culture)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论坛.本次会议①聚集了以美国为主的数百位技术史家,分论坛、研讨会和座谈会数量众多,涵盖主题广泛而丰富.会议为技术史家开展学术交流、增进私人友谊提供了便利空间.学会内部各个特殊兴趣团体也表现活跃,包括"亚洲网络(Asia Network)"、"计算机、信息与社会"(SIGCIS)和"技术史中的女性"(WITH)等.它们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分享信息,加强内部交流,凝练共同旨趣.同时,学会利用年会地利之便,与欧洲科技史组织联合举办活动.除了大型会议的常规活动内容之外,本次年会也有一些独到之处.如果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此次会议,它们是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欧洲的张力(Tensions of Europe),以及技术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技术进化的历史,吉尔在<技术史>中提出了其特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该书表现出两个层次:技术的静态结构和系统;称为"技术进化"的动态因素.进而,技术系统和非技术系统的相互关系也应作为技术史的研究对象.此外,还以中国古代技术史作为案例,对全球技术系统视角下的技术史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福曼认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泾渭分明,两者的差异反映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上,表现为现代性贬低技术而赞美科学,后现代性则恰恰相反.人类社会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转向已经成为现实.伴随这一转向,科学与技术关系发生了颠倒,技术开始占据首要地位,不再臣服在科学脚下.这种转向和颠倒对当代科学史研究具有影响,同时也暴露出美国技术史研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