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大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解读增塑剂     
任海燕 《中国科技术语》2011,13(4):59-60,64
2011年5月,台湾地区厂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用增塑剂取代成本更高的棕榈油作为乳化剂,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增塑剂污染食品事件。增塑剂也因此成为时下的热点词汇。尽管如此,大众对增塑剂的真实面目还知之甚少。1.什么是增塑剂增塑剂(plasticizer,我国台湾地区叫塑化剂),在《辞海》中的定义是:"能增加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  相似文献   
3.
认识PM2.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大气颗粒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大气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中的PM2.5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本文就PM2.5的定义、成分与来源、危害、与能见度的关系、监测技术、相关标准,以及防治手段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浅谈陕西民间剪纸的造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仍为现代人们所喜爱。它在历史的积淀与磨砺中形成了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文章从实例出发.分别从构图、透视、解剖、空间和色彩把陕西民问艺术独特的造型体现出来,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解读增塑剂     
2011年5月,台湾地区厂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用增塑剂取代成本更高的棕榈油作为乳化剂,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增塑剂污染食品事件。增塑剂也因此成为时下的热点词汇。尽管如此,大众对增塑剂的真实面目还知之甚少。1.什么是增塑剂增塑剂(plasticizer,我国台湾地区叫塑化剂),在《辞海》中的定义是:"能增加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的可塑性的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6.
认识PM2.5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大气颗粒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大气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中的PM2.5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本文就PM2.5的定义、成分与来源、危害、与能见度的关系、监测技术、相关标准,以及防治手段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机制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2 h(术后24 h),按照Zea Longa 5级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大鼠脑组织,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Aβ)及其前体(APP)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之相比,6和10 mg/kg的依达拉奉可不同程度改善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尤其是10 mg/kg依达拉奉组的大鼠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脱失明显,而治疗组可减轻这种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提示,在模型组中Aβ、APP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在不同质量分数依达拉奉组中,Aβ、APP含量均减弱(P0.05)。由此得出,缺血再灌注可能通过上调淀粉样蛋白Aβ及其前体APP而引起神经元细胞损伤,而依达拉奉可能通过对它们的抑制起到保护神经元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家庭废弃药品的概念;针对目前家庭废弃药品的现状,分析了丢弃废弃药品对环境的污染,误用对机体的损害,提出了对废弃药品根据危害程度可进行分类处置的办法,同时建议药监部门和卫生部门通过严格控制医生的处方行为、严格监督企业促销活动等措施减少废弃药品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教师第一堂课的任务与一般课的任务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你的第一节课成功了,上好第一堂课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Though there ar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ld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processes from several aspects and gives the suggestions that how we language teachers teach L2 students well in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