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超导小型化多曲折线滤波器研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羊恺  补世荣  张其劭  李宏福 《科学通报》2002,47(18):1378-1380
在10mm × 20 mm的 YBCO/LAO/YBCO双面超导薄膜上设计并制作了具有全新电路结构的 5级高温超导(HTSC)小型化微带多曲折线滤波器,在77 K时测得其中心频率为 1.2 GHz,带宽 50 MHz,通带内最小插损0.12dB,此种结构的高温超导滤波器在移动通讯和卫星通讯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从入射阻抗ZA和反馈阻抗ZB的概念出发,借助网络的Y参数导出可供计算机编程的电压增益 一般表达式、并引入实例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分析单环和多环反馈型运算放大器电路,同时对设计多种新的功能的运算放大器电路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用有机溶剂对还原染料还原蓝RS(C.I.还原蓝4)进行颜料化是到颜色鲜艳、着色性能较好的的颜料(C.I.颜料蓝60),研究了有机溶剂溶解度参数及溶剂处理时间、温度对颜料晶型转变及着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海拔和纬度跨度大,气候特殊,即使是很好的优质米品种,米饭也觉偏硬。针对此难点,开展了低直链淀粉含量粳型优质香软米育种。2005年成功育成了首个粳型香软米品种“云粳20号”,2011年通过省级审定(滇审稻2011020号),2012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CNA20080002.7)。米饭香味浓郁、柔软、口感好、冷不回生,深受消费者喜爱。该品种不仅产量与当地高产品种相当,而且稻谷出售价格比一般品种高出0.5~1.5元/千克(优质稻谷按2.8元/千克计),2010~2012年,在云南省累计推广51.72万亩,新增产值达2.2亿元。香软米品种的选育开创了高原粳稻育种的一个重要领域,推动了水稻育种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采用临界电流密度与仿真相结合,预估了共面波导微波强非线性测试系统的功率要求.该方法理论值为30dBm,与实测临界功率26~27dBm相近,表明该方法可行.该法可能有助于超导机理的研究.同时发现,在高于临界功率时,表面电阻随传输特性发生陡变.该结果有助于开发超宽带、低损耗超导微波限幅器和开关.  相似文献   
7.
高温超导连续通带双工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LaAlO3为衬底的钇系高温超导薄膜YBCO基片上, 采用并联两个单终端低通原型带通滤波器构成部分互补的滤波器的方式, 设计并制作一个四极高温超导连续通带双工器, 通带工作频率分别为3~3.5 GHz和3.5~4 GHz. 与常规金属材料制作的双工器相比, 体积减少四分之三, 插入损耗减少2 dB. 在液氮温区77 K时, 高温超导双工器的测试结果为: 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于0.8 dB, 通带间带外抑制大于30 dB@通带中心频率. 为近一步研制高温超导多工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对将来高温超导信道化接收机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合系42号AGP转基因株系产量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粳稻品种合系42号经AGP基因导入后,得到性状稳定的转基因株系,经品比试验,有1个株系的产量高于对照且有显著差异,初步认为转基因水稻材料可能是通过提高结实率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高原粳稻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高原粳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003和2004年中北部高原粳稻区多点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北部粳稻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全生育期、结实率、穗总粒数,为云南中北部高原粳稻品种选育决策和优质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表3,参10。  相似文献   
10.
磁卡看起来只不过是小小的塑料卡片。但是,方便、灵活、快捷、安全之优势,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诱惑力。从1952年世界上第一张磁卡—信用磁卡,作为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在美国加州富兰克林国民银行诞生后,目前,世界上已有4万多家银行加入了信用磁卡发行行列,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