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篇
  199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用孔径为1200(?)的多孔玻璃珠作为载体,将乳酸脱氢酶固定于其上,装入柱内,联结于流动体系中。测定了固定化乳酸脱氢酶的表观米氏常数和人血清中的 L-乳酸.L-乳酸的线性范围在0.1——9mmol/L,回收率为96——103%,变异系数<0.7%,最低检出限为0.4nmol(信噪比为4),每小时可进样35次.酶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玻璃形成问题是玻璃物理学及玻璃化学中重要而饶有兴趣的问题之一。何以某些物质(元素或化合物)的熔体(或蒸汽)常常冷疑成为晶体,而另一些物质的熔体(或蒸汽)又常常冷凝成为玻璃的问题,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近三、四十年来,随着析晶动力学、结晶化学、玻璃及熔体结构理论的进展,科学家们在理论上作了若干尝试,企图从各种角度出发来回答这个问题,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由于问题牵涉面很广,而实验资料又有限,现有理论还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迄今争论很多。  相似文献   
3.
本用孔径为1200A的多孔玻璃珠作为载体,将乳酸脱氢酶固定于其上,装入柱内,联结于流动体系中。测定了固定化乳酸脱氢酶的表观米氏常数和人血清中的L-乳酸。L-乳酸的线性范围在0。1-9mmol/L,回收率为96-103%,变异系数<0。7%,最低检出限为0。4nmol,每小时可进样35次,酶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黄熙怀 《科学通报》1964,9(2):178-178
铈在玻璃中可以以三价或四价状态存在。铈玻璃在紫外部分的吸收光谱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该项吸收与Ce~(3+)的f电子在4f-5d间的跃迁有关。此项跃迁几率甚大、吸收甚强,因此铈含量高的玻璃,厚度达到1-2mm时,即因强烈地吸收紫外线,而不再显现出特征吸收峯。同时,由于吸收是在光谱的中紫外部分,常易为玻璃中的杂质所干扰,因此在一般条件下熔制得的玻璃,Ce~(3+)的4f-5d吸收常被掩盖。由于这些原因,利用Ce~(3+)在紫外部分的吸收峯鉴定Ce~(3+)的存在有相当的困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