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简要介绍了某水电站下坝址区左岸深部裂缝的发育条件、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3D-σ)就深裂缝的存在对工程荷载下的岸坡稳定性及拱端变位的影响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用酶制剂精练的精干绵在梳纺加工过程中的抗静电问题进行研究。根据蚕丝是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吸湿性能强的特点,作者认为其导电性能应以离子导电为主,其导电途径应以体积导电为主;从而找出以增加纤维平滑性和导电性的润滑剂和电解质为抗静电剂的主要成份,使能减少起电和增加其导电作用。通过生产实践证明本文的工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节理迹长估计概率模型,分析和提出了各种模型的特点及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从结构面与统计窗口交切关系出发,在更为严密的考虑结构面产状特性(倾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面迹长估计模型,即广义的H-H迹长估计模型,并采用实际数据对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反倾向岩质边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状况.本文研究了雅砻江某高坝工程坝址区的一反倾向岩质高边坡,与通常认识不同的是,该高边坡内部发育了一套深部裂缝体系,主要表现为除表部的正常卸荷裂隙外,还发育有一系列深部裂缝;这些深部裂缝的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工程影响如何是制约选坝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从地质研究的角度,结合对河谷下切过程的分析及数值模拟,阐明了这类深部裂缝的形成机理,从而为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及其工程适宜性分析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香港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优质烃源岩, 坪洲组是香港及其周边地区惟一出露的中-新生代沉积岩, 坪洲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 有机碳含量平均达1.9%, 氯仿沥青“A”含量0.14%~0.24%, 总烃含量880~1800 mg/g, 烃转化率在5~9之间, 热解氢指数达400~600 mgHC/gC, 显示为优质烃源岩的丰度特 征, 层状藻类体是坪洲组源岩的主要有机显微组分, 地球化学特征亦显示了坪洲组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Ⅰ和Ⅱ1, 含有较丰富的伽玛蜡烷和g, b-胡萝卜烷及C24四环萜烷, 表明其形成于咸水和半咸水的沉积环境, 且该套烃源岩处于成熟期的生油窗阶段, 源岩裂隙方解石脉中有机包裹体的大量存在表明了其已经生成了一定数量的石油并发生了二次运移. 坪洲组地层厚度大, 优质烃源岩的厚度在200~300 m以上, 表明其油气生成潜力十分可观. 坪洲组优质烃源岩的发现, 对我国南部海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矿深部开采综采工作面高温问题的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龙生 《科技信息》2009,(20):I0280-I0281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矿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大,地温也随之升高,热害日益增大,严重影响井下职工的健康和采掘工效。煤矿深井降温技术正成为国内外煤矿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治理热害应首先探明热源,然后根据热害类型及程度进行综合治理。本文分析矿井高温的热源组成,分类讨论解决矿井高温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