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贵州省最大的水系。其干流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长江上游(宜昌以上)流域面积的8.7%。乌江流域水文动态及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长江干流有重要的影响。乌江流域气候条件优越,人类开发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资源的盲目开发和经济活动强度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以致出现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和石质山地大面积分布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剧增,这些问题日趋突出,以致不少地区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成为影响和制约乌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开展乌江流域生态建设,尽快扭转生态环  相似文献   
2.
森林水文研究中的悖论及最新认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森林水文研究历近百年,试验台站遍及全球,观测数据也相当丰富,但作为一个学科仍远未成熟,研究者在几乎所有大问题上都存在分歧。森林水文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宏观和微观脱节,因果逻辑循环区域与总体不整合的问题,以致在流域蒸发上众说纷纭,森林与年径流及枯水的关系甚至在定性上也相到矛盾,导致了林业生态效益评价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4.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和法国SPOT卫星影像数据, 提取土壤侵蚀相关信息, 采取多因素综合法, 对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李子溪治理前(1986年)和治理后(1999年)土壤侵蚀进行监测.通过监测两个年份土壤侵蚀的强度和面积的变化, 计算流域土壤侵蚀量的变化, 分析河流泥沙的变化. 研究表明, 李子溪流域治理后(1999年)较治理前(1986年)侵蚀面积减少, 特别是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少, 侵蚀强度下降, 侵蚀量降低;该流域治理后泥沙输移比显著下降, 由原来的0.27下降到0.11. 该研究可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也可为流域土壤侵蚀监测、评价以及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特征与综合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地区系指宜昌以上至源头的流域区,总面积100.5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55.6%,总人口1.4亿,占长江流域总人口34%.长江上游干流总长度为4529公里,占长江干流总长度72%,它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以及甘肃,陕西和湖北等8个省区. 本地区地跨我国大陆一、二级阶梯,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变化明显,山丘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