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远域为工具讨论了smooth拓扑空间的Moore-Smith收敛理论.  相似文献   
2.
GH矿粉对粉煤灰混凝土的增强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成型胶砂试件和混凝土试件,对提高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所用的GH矿粉是以炼铁厂的工业炉尘为基料、配以若干种具有互补性能的化工原料经特殊处理复合而成的混凝土掺和料,GH矿粉和粉煤灰的用量分别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0%~15%和20%~60%.研究结果表明,用GH矿粉和Ⅱ级粉煤灰复合作为掺和料,可显提高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其增强效果甚至优于硅灰.用240kg/m^3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40kg/m^3 Ⅱ级粉煤灰和60kg/m^3 GH掺和料,配制出了28d强度为106MPa的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并使混凝土成本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微孔草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微孔草 (MicroulasikkimenisHemsl)种子中首次分离出 8个已知化合物 :β 谷甾醇 (1)、羽扇豆醇 (2 )、白桦脂醇 (3 )、豆甾 4 烯 3 酮 (4)、豆甾 4 烯 3 二酮 (5 )、羟基豆甾 4 烯 3酮 (6)、诺米林 (7)、如忒文 (8) .报道了这8个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高涨,普及信息化教育十分必要,尤其要从中小学抓起。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现状,指出加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同时,应加强与之相关的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质量的区间值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之不足的基础上,设计了供教师和学生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有效分的获取方法,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等级,利用区间数的排序方法,排列出了参评教师的的成绩名次.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作为当代最主要的建筑工程材料之一,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混凝土材料选择、合理的配合比、浇筑工序和养护四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混凝土浇筑工作提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从孟塞尔标号(H、V、C)向CIE色座标(x、y、Y)转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牛顿插值公式及二元函数插值法。为了准确迅速地在计算机上实现这种转换,给出了转换程序。  相似文献   
8.
公平与效率的和谐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现代远程教育彻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提供给每个受教育者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同时减少教育成本投入,提高学习效率,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是关于下西洋所使用的大型船舶--宝船的船型及样式,却一直缺乏历史的图像资料.文章仅就新发现的一幅<天妃经>的卷首插图郑和航海图进行介绍.文中指出,该图关于郑和船队的形象,可以作为宝船是福船型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进行了ClONO2分子与瞬变种Cl原子反应的UPS实验测试,指认其最终产物为ClO自由基,NO2和Cl2。分析其反应历程为:Cl+ClONO2---Cl2+NO3(1)Cl+NO3---ClO+NO2(2)ClONO2与Cl原子反应能够将含不活沲Cl的ClONO2转化为活泼的ClO2,Cl2从而重参与O3破坏的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