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肾癌TIL细胞抗原受体Vβ基因的优势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义 《科学通报》1997,42(14):1552-1555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对T细胞抗原受体谱(TCR reper- toire)的研究,已能够以此分析TCR α和β链编码基因V区和J区片段限制性取用(Re-stricted usage)的格局,确定抗原驱动下发生寡克隆扩增的T细胞及其特点,有可能为肿瘤特异性免疫干预开拓新的前景.有关尝试已在人体黑色素瘤、肝细胞癌中获得结果.由于T细胞识别的是抗原肽和MHC分子构成的复合物,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供者的HLA背景,致使结果不一致.本研究采用qPCR技术分析人体肾细胞癌取用TCR Vβ格局的同时,测定肿瘤细胞表面HLA Ⅰ类抗原表达状况,并作HLA分型.现报告对3例患者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朱锦芳  唐微  季红斌  郑仲承  刘新垣 《科学通报》1999,44(13):1409-1413
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γ亚基(IL-2Rγ)和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Jak3在IL-2发挥生理作用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已知Jak3可以与IL-2Rγ或直接或间接地结合,为了研究Jak3与IL-2Rγ之间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具体区域,构建了这两个分子的各种缺失体,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研究了各缺失体之间的具体区域,构建了这两个分子的各个缺失体,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研究了各缺失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 2 (IL 2 )是一个重要的免疫细胞因子 .它与受体相互作用后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分子 ,并诱导c myc ,c fos ,c jun及bcl 2等原癌基因的表达 ,从而使细胞增殖和分化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IL 2内化现象的产生 .受体介导的IL 2内化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定位在细胞膜上的IL 2受体的数目 ,另一方面则使胞外的IL 2进入细胞并发生降解 ,从而对IL 2的生物活性进行下调控制 .为了确定IL 2受体中专门负责内化的亚基 ,我们构建了一系列由IL 2受体不同亚基的胞内域与胞外域组成的嵌合受体 ,电转染入L92 9细胞建立稳定株并进行IL 2内化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IL 2Rα,β亚基的胞内域都不能单独介导其内化 ,IL 2内化的信号只存在于其受体γ亚基的胞内域中 .另外 ,IL 2受体与IL 2的亲和力的大小亦会影响IL 2内化程度 .  相似文献   
4.
鲁林荣  郑仲承  陈兰英   《科学通报》1996,41(22):2089-2092
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许多细胞外因子的调节。这些因子包括抗原、生长因子和细胞表面分子等等,IL-2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IL-2与IL2R结合而介导了一个信号传导级联反应,维持细胞存活,导致细胞增殖与分化。在这个过程中,IL-2除了刺激一些共同的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如c-fos,c-jun,c-myc等;也因细胞而异地激活了IL-2  相似文献   
5.
6.
基因治疗中治疗基因的定向运送和受控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仲承 《自然杂志》1999,21(2):69-76
基因治疗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疗技术,有广阔的研究、应用与开发前景.但是,它还必需解决许多基础研究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才能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其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实现治疗基因的定向运送和受控表达,唯此才能增加基因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减少毒副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情况,着重归纳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可供相关研究技术人员参考,也给广大读者提供进一步了解这项新型技术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曹蕾  郑仲承 《自然杂志》1996,18(2):92-96
不稳定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动态突变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一种新突变类型.迄今已发现脆性X综合征(FraX),脊髓延髓肌萎缩(SBMA),肌强直性肌萎缩(DM),亨廷顿舞蹈病(HD),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Ⅰ型(SCAl),精神发育迟缓(FraXE),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下部核萎缩(DRPLA)和马赫多约瑟夫病(MJD)等8种遗传病与动态突变有关.这一新突变机制的发现阐明了早现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简便有效的DNA直接诊断方法,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成为当前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tet-off诱导表达系统研究Akt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A/F3β细胞建立了含tet-off诱导表达系统的细胞株BBT,并用对tet-off应答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该系统中基因诱导表达的效果极其显著。随后在BBT细胞中转入了对tet-off应答的Akt表达质粒,并筛选了稳定株。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Akt可以极显著地被tet-off诱导表达。选择了诱导效果最好的单克隆BBA进行了Akt的功能研究。用MTT法检测发现Akt可以极显著地抑  相似文献   
9.
厉励  翟琦巍  唐微  吴桐  郑仲承  刘新恒 《科学通报》1998,43(24):2646-2649
α-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IL-2)都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因子,但它们在神经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有报道表明,IL-2有中枢和外周的镇痛作用,IFN-α有中枢镇痛作用。研究发现,IFN-α也具有外周镇痛作用,且该作用和IL-2一样可被纳络酮阻断,进一步研究显示,IFN-α的外周镇痛作用可被抗IL-2单抗反转。体外实验表明,IFN-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IL-2的产生。因此,IFN-α的外周镇  相似文献   
10.
拜读丁兆平的“给prion一个确切的中文译名”一文(投送稿)。他收集并阅读了大量国内书刊,指出了prion 的中译名存在严重的混乱现象。这种混乱对科学交流和普及,以及媒体的传播是很不利的。我们完全同意这个意见,并建议全国名词委应尽快地给prion一个统一的、确切的、规范性的中文译名。丁兆平建议将prion定名为“普朊”,以替代当前存在的十几种不确切的译名。我们觉得,“普朊”二字过于简单,也容易产生误解。乍一看,还以为是“普通的蛋白质”(朊即蛋白质,是蛋白质的简称,音ruǎn)。在已出现的十几种prion译名中,译为“朊病毒”的较多。但作为一类新发现的病原体,prion无论在成分上、结构上和感染性质上与病毒是完全不同的。prion的成分是蛋白质,体内正常的prion由prion基因表达,目前正常的prion的生理功能还不清楚,但已知在某些未知的因素作用下,可发生构象改变成为有感染性的prion。同时,prion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突变prion更容易发生构象改变,结果也得到感染性的prion。与正常的prion相比,感染性的prion具有明显的不溶解和抗蛋白酶的性质。因此,prion诱发的疾病也可称为“构象病”。所以,prion的致病机理完全不同于其他病原体(包括已知的病毒)。其次,感染性的prion侵入宿主,能使正常的prion转变为感染性的prion,从这点看,prion也完全不同于其他病原体(包括已知的病毒)。因此,将prion译作“朊病毒”,归属病毒类看来是不妥的。在发现prion的初期,以其有感染性和蛋白质本质,叫它为“朊病毒”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对它的本质和特性的深入了解,再硬把它归为病毒类,不仅不合适,反而掩盖了这是一类新的感染性生物大分子的特征。既然prion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因此,将它定名为“感染朊”是顺理成章,也是容易接受的,既通俗也易懂。但是可能有人会提出,后来不是发现有正常的(非感染性的)prion吗?为什么称prion为“感染朊”呢?我们解答如下:(1)发现和创造prion这个新词时,它是以这类蛋白质具感染性为其特征的,同时感染性的prion可使正常的prion转变为具感染性的prion,所以正常prion只是感染性prion的前身;(2)作为比较,病毒是具感染性的,但不是也存在天然的和人工的无毒病毒或病毒原吗?这并不影响我们定义病毒的致病性和感染性。因此,我们认为将prion定名为“感染朊”是恰当的。* 祁国荣研究员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生物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