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肿瘤和衰老的研究是生物学及医学中的重大课题。癌细胞具有极强的分裂和繁殖能力。它们侵润机体组织,压迫脏器,阻碍血液循环和神经的信息传递,破坏正常细胞的生存环境,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目前认为,肿瘤细胞在机体中可能随时产生,同时又被免疫监  相似文献   
3.
罗健颖  李为  赫荣乔 《科学通报》1998,43(20):2183-2187
人类神经tau蛋白在37℃,保温、可在333nm波长形成新荧光峰;该荧光分别在230和280nm具有最大激发峰,其量子产率为0.02。该荧光团的形成约需30h,同时伴有溶液瑞利散射强度的增加。肝素对该荧光的形成影响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333nm新荧光可能来自于tau蛋白分子在溶液中的聚集。  相似文献   
4.
早在1794年,高尔范尼(Galvani)用没有金属的吸引现象发现了活组织的生物电现象。大约250年后,科学家们才逐渐认识到了金属离子与细胞膜电位的关系的重要性。1940年布林克斯(Blinks)发现几乎所有的细胞电位,都是内负外正;只有一种法囊藻例外,其胞外介质比胞内负10~20mV。1959年卡茨(Katz)等发现,Na~+的跨膜浓度梯度,对于建立和维持膜电位没有多大关系。6年之后贝克(Baker)证实了K~+对于大多数细胞来说,起到了维持和建立膜电位的作用。同年卡茨又报道了,当细胞内K~+含量降低时,Na~+的排出也减弱,并推测排Na~+摄K~+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这一发现支持了康诺利(Connelly)(1959)所提出的假设,他认为K~+、Na~+是在一种名叫钠钾泵的  相似文献   
5.
内源性甲醛及其相关人类重大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关于环境中存在的甲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有了大量报道,但是体内产生的内源性甲醛及其所导致的相关疾病研究却相对较少.甲醛普遍存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及泌尿系统等.甲醛能与一些重要生物分子,如蛋白质、DNA、RNA及神经递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并影响其结构与功能.合成与降解代谢失衡可能是造成甲醛在体内蓄积和过量的原因.研究显示,。内源性甲醛与衰老、神经细胞变性、肿瘤细胞分裂增殖等,特别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华茜  赫荣乔 《科学通报》2000,45(2):166-169
在小牛胸腺DNA溶液中加入基因重组人类神经Tan,观察DNA热变性时的增色效应显示:人类神经Tau具有提高DNA熔链温度(T_m)的作用,可将Tm由 67℃提高至 81℃;并将质粒pBluescript Ⅱ SK的熔链温度由75℃提高到85℃.动力学实验表明,Tau蛋白能明显减慢DNA在热变性时的动力学过程.以上结果提示, Tau蛋白可能具有稳定 DNA双螺旋空间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亲和层析技术广泛地用于多糖蛋白质,核酸,激素,维生素和细胞等的分离与纯化。近年来,亲和层析技术逐渐被用于定量分析,并且在生物和临床医学的研究的研究及对某些疾病进行检验和诊断中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概念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18世纪出现了“生活力论(vitalism)”,该观点被后来的脲合成实验所否定(Wohler,1828)。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主体之一,但不能离开其特定的离子、pH范围及特定温度,否则它的功能就不能表现出来。1982年托马斯(Thomas)等人发现了四膜虫的rRNA可以像酶一样切割和连接自身的核苷酸链,并能集聚RNA分子。他们推测,生命的早期进化可能发生在RNA分子的自身结构上。另一种观点认为,凡具有遗传现象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提出了生物体系耗散参量的概念,并用来定义生物学的最适剂量原理,在酵母细胞生长的理论和产生研究中进行了应用,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生物体系遵循最适剂量原理.  相似文献   
10.
范乔  刘宏迪  孙彤  赫荣乔 《科学通报》1999,44(6):637-642
将hNGFB基因插入甲醇营养性酵母P .pastoris分泌表达载体pHIL S1和E .coli表达载体pET 15b中 ,相应转化P .pastorisGS115 (Mut+,His- )和E .coliBL2 1(DE3 ) .在不含组氨酸平板上生长的酵母转化子通过PCR进一步筛选阳性克隆 ,P .pastoris重组菌株的蛋白电泳表明发酵液中有特异表达带 ,扫描分析占细胞外泌总蛋白的 14 .4% ,Westernblotting证实该分泌蛋白具有hNGF的免疫活性 .E .coli重组菌株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 .电泳扫描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占细胞总蛋白量的 10 .3 % ,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具有免疫活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