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水体浑浊度对不同造礁石珊瑚种类共生虫黄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鼻形鹿角珊瑚(Acropora nasuta)、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和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灭活大肠杆菌液模拟不同梯度的水体浑浊度,研究了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对水体浑浊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水体浑浊度对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效率和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且抑制作用随浑浊度的增加而加强;不同种类的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对水体浑浊度的耐受能力不同,块状的丛生盔形珊瑚和澄黄滨珊瑚的耐受能力较强,枝状的多孔鹿角珊瑚、鼻形鹿角珊瑚和鹿角杯形珊瑚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华南沿海主要海草床及其生境威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广东、广西和海南3省区近海水域的现场调查,初步发现和掌握了华南沿海地区主要海草的分布、种类、生物量、生产力和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海草床主要分布在广东的流沙湾、湛江东海岛和阳江海陵岛等,广西合浦和珍珠港海域,海南黎安港、新村湾、龙湾和三亚湾等,总面积约为2400hm^2.海草的种类主要包括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二药藻(Halodule uninervi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矮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erichii)、川蔓藻(Ruppia maritime)和海神草(Cymodocea rotundata)等8种.这些海草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生物量.海草床生境受的威胁主要包括修建虾塘、海水养殖、围网捕鱼、毒虾、电虾、炸鱼、挖贝、耙螺、拖网、人为污染、开挖航道以及台风等.  相似文献   
3.
分别于2008 和2009 年夏季对南海南沙群岛永暑礁(环礁)、西沙群岛永兴岛(岛礁)和海南三 亚鹿回头岸礁进行了海-气CO2 交换的连续观测. 结果表明: (1) 南海珊瑚礁区表层海水和大气 pCO2 存在明显的日周期变化, 白天下降, 晚上上升; (2) 不同礁区大气pCO2 日变幅小, 而表层海水 pCO2 日变幅较大, 永暑礁潟湖为~70 μmol mol-1, 鹿回头及永兴岛礁坪分别为264~579 μmol mol-1 和420~619 μmol mol-1, 鹿回头礁外为324~492 μmol mol-1; (3) 不同礁区海-气CO2交换通量也有较 大差异, 永暑礁潟湖为0.4 mmol CO2 m-2 d-1, 永兴岛礁坪为4.7 mmol CO2 m-2 d-1, 鹿回头湾为9.8 mmol CO2 m-2 d-1, 表明南海珊瑚礁在夏季是大气CO2 的源. 在水深较浅的礁坪, 生物代谢是海水 pCO2 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而较深的潟湖或礁外, 水动力条件和生物代谢共同作用影响海水pCO2 的变化. 相对于大洋区, 无机碳代谢对珊瑚礁区海水pCO2 的变化有更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