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为充分发挥有机硅的“有机-无机”双重特性的作用,研究用反应性有机硅改性其它高分子材料,以聚硅氧烷大分子单体制备了聚苯乙烯-聚硅氧烷规整接枝共聚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用接触角测量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共聚物在不同基材上成膜的表面和界面组成及相分离程度.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呈现典型的层状相分离结构;PDMS在膜表面实现最大限度地富集,且对不同界面其富集程度不同;接枝共聚物的表面疏水性随着PDMS链长的增加而增加,且当PDMS含量增加时,呈现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作用下,利用2,2′-联吡啶、氟硼酸和乙酸钯组成复配催化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合成了聚(1-氧代-2-苯基丙撑).利用元素分析、示差扫描量热、热质量分析及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钯复配催化剂在离子液体中对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的重复性,使用4次后钯复配催化剂仍有催化活性.通过对比发现在聚合过程中钯复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明显优于加入2,2′-联吡啶和乙酸钯二者混合物的催化效果.分析了离子液体的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钯复配催化剂对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的催化活性可达3.49×103g/(mol.h).  相似文献   
4.
许涌 《遵义科技》1997,25(4):33-35
针对当前住宅楼供电系统与施工图中的供民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简要分析比较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提出初步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完硅溶胶和铝溶胶分别存在下甲基丙烯酸甲脂(MMA)的无乳化剂乳液聚合。结果表明,当溶胶粒子的表面电荷与生成的聚合物末端电荷相反时,胶囊化效果明显。采用透射电镜(TEM)技术,电泳实验对此进行表征。同时还研究了胶囊化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